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

生爱虚名苦辩亡,沦精竭智可哀伤。

谁将事附三公传,自有文誇古战场。

坟土未乾还卜穴,挽声才绝又新章。

是非从此方应定,弟子犹争左氏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一生追求虚名却因争论而消亡,精力耗尽智慧令人悲凉。
无人能将事迹流传给三公,他的文章却自古以来就赞美战场。
墓穴里的泥土还未干透,又要选择新的安息之地,哀歌刚停又创作新篇章。
是非曲直从此有了定论,后辈弟子还在争论他与左丘明谁更优秀。

注释

生:一生。
爱:热爱。
虚名:空洞的名声。
苦:痛苦。
辩亡:争论中灭亡。
沦:陷入。
精:精力。
竭:耗尽。
智:智慧。
哀伤:悲伤。
事:事迹。
附:附录。
三公:古代高级官员。
传:流传。
自有:自然有。
文:文章。
誇:赞美。
古战场:历史上的战场。
坟土:墓穴中的泥土。
卜穴:选择新的墓地。
挽声:哀悼的歌声。
才绝:刚刚停止。
新章:新的作品。
是非:对错。
应定:确定下来。
弟子:学生。
左氏长:左丘明(古代史学家)的权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表达了对何济川的哀悼之情以及对他的才华和名声的肯定。首句"生爱虚名苦辩亡"揭示了何济川生前追求虚名而付出的努力,但不幸去世,令人惋惜。"沦精竭智可哀伤"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聪明才智在求取名利中耗尽,这种结局显得尤为悲凉。

接下来的两句"谁将事附三公传,自有文誇古战场",一方面赞扬了何济川的事迹足以载入史册,另一方面称赞他的文章才华如同描绘古代战争的壮丽篇章,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成就。

"坟土未乾还卜穴,挽声才绝又新章"描述了何济川去世后,人们还未从悲痛中走出来,新的悼念文字就已经涌现,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怀念和敬仰。

最后两句"是非从此方应定,弟子犹争左氏长",指出何济川的去世使得关于他的评价得以明确,他的弟子们还在争论他的学术地位,暗示他的影响力深远,即使逝去,仍引发后人的学术之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哀悼之情贯穿始终,同时高度评价了何济川的才华和影响,体现了梅尧臣对故友的深情缅怀。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吴冲卿岁暮有怀

旧历卷将尽,慨然增永怀。

唯希步兵醉,莫作太常斋。

孟浪从人笑,疏愚共世乖。

定知当汨没,名不与功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次韵和吴季野题岳上人澄心亭

空山旧径绿苔满,古寺斋盂白薤蒸。

暑雨坐中飞漠漠,野泉林外落层层。

从来胜绝皆离俗,未有幽深不属僧。

唯爱溪头一寻水,莫闻流浪莫闻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次韵和表臣惠符离去岁重酝酒时与杜挺之李宣叔王平甫饮于阻水仍有笋酱之遗

赠以榴花酒,沉清贵隔年。

不忧航滞碛,为汎盏如船。

加品盈盘内,无花到眼前。

还招李杜醉,野酿莫称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和原甫阁下午寝晚归见示

殿阁风来夏日长,青林抽嫩见馀芳。

笔供五吏词休敏,簟展双纹睡正凉。

故事早归何独晚,旧交新咏尚无忘。

不言偃仰中园乐,还爱眉间喜色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