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书记之官华州

车马西城外,遥遥未有尘。

辞梁犹带雪,过洛渐生春。

幕府斜依岳,关山曲抱秦。

曩来谟画拙,不必笑前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车马行驶在西城之外,远远望去还未扬起尘土。
离开梁地时还带着残雪,途经洛阳渐渐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幕府(官署)傍山而建,关隘山川环绕着秦国的土地。
过去我提出的策略不够精妙,但无需嘲笑前人的努力。

注释

车马:指代车辆和马匹。
西城外:城市西部的郊外。
辞梁:离开梁地,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方。
犹带雪:还残留着冬天的雪。
过洛:经过洛阳。
渐生春:开始感受到春天的到来。
幕府: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
斜依岳:傍山而建。
关山:边关山脉。
曲抱秦:环绕着秦国的领土。
曩来:从前,以往。
谟画:策划,谋略。
拙:笨拙,不精妙。
不必:不需要。
笑前人:嘲笑先前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离别时的景象和心情。开篇“车马西城外,遥遥未有尘”表明了官员启程的场景,没有尘土说明可能是清晨或初春时分,空气清新。接下来的“辞梁犹带雪,过洛渐生春”则描绘了一路上的自然变化,从寒冷的雪到逐渐温暖的春天,展示了时间推移和空间迁移中的季节变换。

第三句“幕府斜依岳,关山曲抱秦”中,“幕府”指的是军事机构或官署,而“斜依岳”则形象地描绘出其位置之险要;“关山”指的可能是重要的关隘,而“曲抱秦”则表明了地理位置,展示了华州的地理特色和战略意义。

最后两句“曩来谟画拙,不必笑前人”,诗人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的尊重与反思之情感。这里的“曩来”指的是过去,“谟画”可能是指古人的智慧或作品,而“不必笑前人”则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和前人的敬意,不认为自己能超越前人,因此没有嘲讽和自大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反映了官员离职时的愁绪和情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历史、文化传承的一种尊重态度。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送聂之美任鸡泽令

赵魏高气侠,到今风俗然。

椎埋吏难禁,击断世称贤。

明府宜更瑟,罢民庶息肩。

无如茧丝者,急敛纵敲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聂之美摄尉韦城

徒劳已足倦,漂泊益栖遑。

短剑无三尺,征衣共一囊。

折腰从事马,赞谒使君堂。

并日屡承檄,无时不裹粮。

官曹大儿戏,弓槊小军行。

破柱翻偷窟,倾林索盗囊。

村墟旅颜黑,风日故衫黄。

暝宿投烟舍,朝餐荫道桑。

唯忧课书殿,岂慕荐飞章。

志气空磅礴,才华浪激昂。

镌镵圭始莹,磨拂鉴尤光。

衣褐仍缠裤,无羞俗吏装。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送巢县崔尉崔尉

弱岁家淮南,常爱风土美。

悠然送君行,思逐高秋起。

巢湖映微寒,照眼正清泚。

低昂蹙荷芡,明灭萦葭苇。

银花鲙肥鱼,玉粒炊香米。

居人自丰乐,不与佗乡比。

况得良吏来,倍复蒙嘉祉。

君为太学生,气格已英伟。

登科如拾遗,举步歘千里。

毋嫌位尚微,观政此为始。

尊公久场屋,上国困泥滓。

岂不重相离,念子勉为理。

当令佳誉新,烨烨满人耳。

高堂虽在远,闻之足为喜。

何必羞三牲,然后称甘旨。

形式: 古风

送韩太祝归许昌

王城名利窟,冠盖郁相交。

夫君独凤举,彯然去喧呶。

颍水清可濯,箕山高可巢。

反顾公相荣,一芥浮堂坳。

□□大吕重,岂知轻斗筲。

苍苍气象严,万木拥寒郊。

□□点隈曲,初旭染林梢。

去去善自将,因声访衡茅。

形式: 古风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