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怀杜陵友生

一忝轺车命,三逢水国春。

重看汉浦月,独忆杜陵人。

旅宦违前计,归田失旧邻。

年来更多绪,清泪满衣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我承蒙重任,多次在水乡度过春天。
再次观赏汉浦的明月,独自怀念杜陵的友人。
在外做官违背了初衷,想回乡却失去了旧时邻里。
近年来感触颇多,清泪常常打湿衣襟。

注释

一:初次。
忝:有愧于。
轺车:轻便的官车。
命:任命。
三:多次。
逢:遇到。
水国:水乡。
春:春天。
重看:再次观看。
汉浦:地名,可能指汉江边。
月:月亮。
独忆:独自怀念。
杜陵:古地名,位于长安附近,这里代指友人。
人:人。
旅宦:在外做官。
违:违背。
前计:原来的计划或志向。
归田:回归田园。
失:失去。
旧邻:老朋友、旧邻居。
年来:近年来。
多绪:感触很多。
清泪:清冷的眼泪。
满:充满。
衣巾:衣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所作的《月夜怀杜陵友生》,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担任官职时对故乡和朋友的深深怀念之情。首句"一忝轺车命",诗人自谦地提到自己因官职而远离家乡,"一忝"表达出对自己任职的轻微自责。接下来的"三逢水国春",通过描述连续三个春天在水乡度过,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漂泊之感。

"重看汉浦月",诗人抬头望见汉浦的明月,引发对故乡杜陵的思念,"重看"二字透露出对家乡景色的深情眷恋。"独忆杜陵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独"字更显孤独与思亲之情。

"旅宦违前计",诗人反思自己的仕途选择,意识到这与最初的期望有所偏离,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悔意。"归田失旧邻"则暗示了与旧日邻居的分离,增添了离别的伤感。

最后两句"年来更多绪,清泪满衣巾",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纷繁思绪和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泪水打湿衣襟,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哀愁。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感染力。

收录诗词(299)

寇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字:平仲
  •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 生卒年:961-1023

相关古诗词

月夜怀故人

清夜月初满,藓庭吟更幽。

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

旧国情何极,空江思欲流。

故人今底处,危坐独凝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水阁夜望书怀

水阁中宵动,寥寥起远思。

秋风生折苇,星彩动寒池。

白社孤前约,青云少旧知。

苦吟空自叹,风雅道由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长安书事

一从洛邑移秦甸,三见东郊绽早梅。

莲府昼闲铃閤闭,柳营春暖射堂开。

斋坛首冠惭诸将,相印兼营接上台。

何事燕公轻仗钺,却言分阃是粗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长安春书

务闲公府都无事,骑吏前驱引马行。

雨霁晚街官柳色,日长春寺讲钟声。

云山已有终南秀,泉石犹思洛下清。

闻道曲江新水满,欲携歌管出重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