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性所作的偈颂之一,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讽刺意味。诗人以"指天指地,有甚巴鼻"开篇,形象地描绘出一个人自以为是、自我膨胀的形象,仿佛在向天地夸耀自己的无知。"目顾四方,不知失利"进一步揭示了这个人的盲目自信和对失败的无知,他只关注眼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短处。
"累及后代儿孙,以此递相钝置"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行为的忧虑,认为这种错误的认知和态度会一代代延续下去,影响到子孙后代,使他们也陷入同样的困境,无法得到智慧的成长。整首诗寓言性强,通过日常口语化的表达,揭示了教育和反思的重要性,以及过度自信可能导致的长远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