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金乡张赞善

年少辞荣自古稀,朝衣不著著斑衣。

北堂侍膳侵星起,南亩催耕冒雨归。

种竹野塘春笋脆,采兰幽涧露牙肥。

伊予自是徒劳者,未得同寻旧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年轻时辞去官职,归隐田园的生活情景。开头两句“年少辞荣自古稀,朝衣不著著斑衣”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就放弃了功名利禄,而是选择了平凡简单的生活,不再追求外在的光鲜和荣耀。

接着,“北堂侍膳侵星起,南亩催耕冒雨归”这两句则写出了诗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以及不顾辛苦和天气变化的勤劳精神。北堂可能是指家中的北厅,侍膳即服侍早餐,侵星起暗示了清晨的早起;南亩则是田地,催耕意味着赶在雨季节紧急地进行农作,而冒雨归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不畏风雨,回到家中的情景。

接下来,“种竹野塘春笋脆,采兰幽涧露牙肥”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和享受生活的场景。种竹可能是指种植竹子,而野塘春笋脆则形象地描述了初春时分竹笋细嫩而脆弱;采兰幽涧露牙肥则写出了诗人在幽静的小溪中采撷兰花,兰花因沾染着清晨的露水而显得饱满诱人。

最后,“伊予自是徒劳者,未得同寻旧钓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我感慨和对往昔生活的一种怀念。伊予即是我,这里的“徒劳者”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觉得在世俗的功名中所作的努力都是无谓的;而“未得同寻旧钓矶”则表达了他对于无法与朋友一同去钓鱼、享受那份悠闲生活的遗憾,钓矶可能是指古时的钓鱼之地,也代表着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内心深处对于功名与自然、孤独与友情之间矛盾的感慨。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寄陕府通判孙状元兼简令弟秀才

商山留滞再经年,咫尺无由见状元。

会赦未教归北阙,高歌应合遇东园。

寸心谩道如弦直,两鬓难禁似雪繁。

兄弟相知情未改,著书呼取屈原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寄鱼台主簿傅翱

健羡鱼台景最奇,鲍参军到语多时。

波平绿野悬鱼网,木脱空城露酒旗。

锦掷鲜鳞红拨剌,雪翘寒鹭白䙰褷。

仍誇县尹风骚客,应有秋来唱和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毗陵刘博士

毗陵古郡接江堧,赴任琴书共一船。

下岸且寻甘露寺,到城先问惠山泉。

秋蟾吐槛供吟兴,野鹤偎床伴醉眠。

官散道孤诗格老,算应双鬓更皤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海州副使田舍人

系即匏瓜转即蓬,可怜踪迹与君同。

眼前有酒长须醉,身外除诗尽是空。

闲采紫芝饥可疗,欲浮沧海道应穷。

声名官职相磨折,休忆西垣药树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