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山寺怀友人

萧寺楼台对夕阴,淡烟疏磬散空林。

风生寒渚白蘋动,霜落秋山黄叶深。

云尽独看晴塞雁,月明遥听远村砧。

相思不见又经岁,坐向松窗弹玉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傍晚时分,萧瑟的寺庙楼阁映照在昏暗的天色中,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钟声在空旷的树林中飘散。
微风吹过寒冷的水边,白蘋草摇曳,秋霜落下,使得秋山的黄叶更加深沉。
云层消散后,我独自看着晴朗的边塞大雁南飞,明亮的月光下,远方村庄传来捣衣的声音。
思念之情又过去了一年,我坐在松木窗前,弹奏着玉琴以寄托相思。

注释

萧寺:寂静的寺庙。
夕阴:傍晚的阴霾天空。
淡烟:稀薄的烟雾。
疏磬:稀疏的钟声。
空林:空旷的树林。
寒渚:寒冷的水边。
白蘋:白色水草。
霜落:秋霜降落。
黄叶深:黄叶茂盛。
晴塞雁:晴朗天空中的大雁。
远村砧:远方村庄的捣衣声。
相思:深深的思念。
经岁:又过了一年。
松窗:松木窗户。
玉琴:玉制的古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寺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萧寺楼台对夕阴"一句,以“萧”字渲染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设定了整个画面的基调。"淡烟疏磬散空林"则是对景色的进一步描绘,"淡烟"和"疏磬"共同营造了一种淡远悠长的意境。

接下来的"风生寒渚白蘋动,霜落秋山黄叶深"两句,以“风”、“霜”为切入点,更深入地描绘了秋天的寒冷和树木的枯萎,同时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

"云尽独看晴塞雁,月明遥听远村砧"两句,则是对孤独状态下的感受与体验。"云尽"意味着视线的清晰,而"晴塞雁"则显示了天边的寂静;"月明"和"远村砧"共同构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与深邃。

最后,"相思不见又经岁,坐向松窗弹玉琴"两句,将前面营造的情境转化为对友人的思念。"相思"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怀念,而"坐向松窗弹玉琴"则是诗人寄寓情感的行为,通过音乐来抒发胸中的郁闷。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清新淡雅的笔触和深沉内省的情感,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收录诗词(102)

刘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 字:蕴灵
  • 籍贯:汶阳(今山东宁阳)

相关古诗词

秋日山斋书怀

启户清风枕簟幽,虫丝吹落挂帘钩。

蝉吟高树雨初霁,人忆故乡山正秋。

浩渺蒹葭连夕照,萧疏杨柳隔沙洲。

空将方寸荷知己,身寄烟萝恩未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日过昭陵

寝庙徒悲剑与冠,翠华龙驭杳漫漫。

原分山势入空塞,地匝松阴出晚寒。

上界鼎成云缥缈,西陵舞罢泪阑干。

那堪独立斜阳里,碧落秋光烟树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秋日夜怀

砧杵寥寥秋色长,绕枝寒鹊客情伤。

关山云尽九秋月,门柳叶凋三径霜。

近日每思归少室,故人遥忆隔潇湘。

如何节候变容发,明镜一看愁异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秋日旅途即事

驱羸多自感,烟草远郊平。

乡路几时尽,旅人终日行。

渡边寒水驿,山下夕阳城。

萧索更何有,秋风两鬓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