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寝庙徒悲剑与冠,翠华龙驭杳漫漫。
原分山势入空塞,地匝松阴出晚寒。
上界鼎成云缥缈,西陵舞罢泪阑干。
那堪独立斜阳里,碧落秋光烟树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游览昭陵的景象,充满了悲凉和孤寂的情调。"寝庙徒悲剑与冠"一句,通过对古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英雄、盛世不再的感慨。"翠华龙驭杳漫漫"则是借景生情,形容山势连绵,林木葱茏。
接下来的"原分山势入空塞,地匝松阴出晚寒"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日游览时所感受到的萧瑟与寂寞。"上界鼎成云缥缈"则是诗人仰望天际,不禁令人联想到历史的沉重和英雄的逝去。
"西陵舞罢泪阑干"一句,通过对古代舞女停歇之后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不再、只能留下遗憾的心情。最后两句"那堪独立斜阳里,碧落秋光烟树残"则是诗人在夕阳的映照下,对着寥落的景象,感受着秋天特有的孤独和凄清。
整首诗通过对昭陵秋景的描绘,以及对古代英雄、盛世不再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怀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不详
(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砧杵寥寥秋色长,绕枝寒鹊客情伤。
关山云尽九秋月,门柳叶凋三径霜。
近日每思归少室,故人遥忆隔潇湘。
如何节候变容发,明镜一看愁异常。
驱羸多自感,烟草远郊平。
乡路几时尽,旅人终日行。
渡边寒水驿,山下夕阳城。
萧索更何有,秋风两鬓生。
古木苍苔坠几层,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黄河水,铜雀台西武帝陵。
风入蒹葭秋色动,雨馀杨柳暮烟凝。
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海上生涯一钓舟,偶因名利事淹留。
旅涂谁见客青眼,故国几多人白头。
霁色满川明水驿,蝉声落日隐城楼。
如何未尽此行役,西入潼关云木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