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问猿崖鸟道深,携筇著屐伴君寻。
山中桂子惊寒夜,雪后梅花偪岁阴。
欲住更逢青眼顾,相看须尽白头吟。
他年若续高僧传,未放汤休与道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蟠的作品,名为《次韵和酬》。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友情深厚与山中生活之美好的诗句。
“不问猿崖鸟道深,携筇著屐伴君寻。”开篇即以幽深的山谷和探幽索隐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猿崖”指的是山名或山形如猿,其“鸟道深”则象征着通向深处的道路不易被发现。“携筇著屐”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攀登的决心和行动。
“山中桂子惊寒夜,雪后梅花偪岁阴。”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描绘出山中四季的变化。桂子在寒冷的夜晚仍能保持其香气,显示了生命力之强;而梅花则在雪后依旧傲立,其坚韧不拔令人赞叹。这两种植物形象,象征着诗人与友人的高洁品格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欲住更逢青眼顾,相看须尽白头吟。”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朋友情谊的珍视。诗人想要在这片美丽的自然环境中长久居住,与友人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他年若续高僧传,未放汤休与道林。”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展望和承诺。诗人希望将来能像古代的高僧一样,将自己的故事传颂下去。而“未放汤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或学问的追求永不停歇,与友人道林共同在学术或精神上的探索和进步。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坚韧和永恒价值的追求。
不详
数百招提隐乱峰,苍茫岂复辨君钟。
春含未得黄鹂报,路转唯寻白鹿踪。
庵在月边长不锁,兴来天外忽相逢。
山人莫笑衣冠客,亦有鸿来待赁舂。
林扉厌听雨声频,为惜春风只九旬。
裛扑山花将放杏,侵寻岁月已过人。
何时好去游南涧,每夜空来望北辰。
愁坐更无车马客,独怜诗笔谩相亲。
涧南一啸清风发,林下重来白日长。
云远石深连鹫岭,水寒沙浅似鱼梁。
漫因野老询前事,閒伴幽人撷众芳。
更欲穷源情未已,知君嗔我索归忙。
闻说西庵好,藤州恐不归。
延年松可食,避世草堪衣。
山坞雪应滚,林端梅亦稀。
犹怜二禅老,佳句及城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