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邵宝文

出处身之道,穷通命所关。

孔犹闻宋逐,轲亦退梁还。

兹道方中否,流风有后艰。

客来方病宪,人戚不堪颜。

士有高山仰,身尝逸驾攀。

径心思古到,独手欲今扳。

憔悴穷年学,乖疏五两纶。

鱼盐闻古隐,畎亩识今闲。

蹈海时何谓,无田力亦孱。

清醒甘泽畔,富贵奈墦间。

进壮羝羊触,行屯乘马班。

食贫欣道在,愠见笑儿顽。

时已输雌雉,心犹耻瘠环。

偶逢邦有道,喜眷涕无潸。

观水求窥海,知天愿适山。

虽归滕国圣,尚贱许行蛮。

进效无横草,希仁等弃官。

圣门犹进惑,惠政况先鳏。

自道非能赋,几希不敢删。

误知何以报,忠信赤心殷。

形式: 排律

翻译

人生的道路,穷困或通达都由命运决定。
孔子曾因宋国排挤而离开,轲子也因梁国拒绝而退隐。
这条道路如今是否还能通行?遗留的风尚后人难以继续。
客人来访正值我病重,人们忧愁无法保持常态。
读书人仰慕高山,试图超越自我攀登学术高峰。
独自思考古人之道,试图亲手把握当今的真理。
多年勤奋学习却困顿,与世俗格格不入。
从古代隐士的生活得知,田园生活也能让人安闲。
即使面临大海,没有田地也显得无力。
宁愿清贫守道,也不愿在富贵中迷失。
勇往直前如壮年的公羊,行动有序如行伍中的马班。
在贫困中仍欣喜于道的存在,对无知者的嘲笑感到愤怒。
虽然失去了雌雉般的权势,内心仍耻于贫瘠的境遇。
偶尔遇到国家清明,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泪流满面。
如同观水以窥探大海,知天意而向往山林。
虽然回归滕国的圣贤之地,但仍视许行为贱民。
尽力效仿不侵犯他人,期望仁德之人放弃官位。
圣门仍有困惑,仁政更需关注孤独者。
自知无才,不敢随意删减文字。
错误的认知如何回报?唯有忠诚和赤诚之心。

注释

身之道:人生的道路。
穷通:穷困或通达。
孔:孔子。
逐:排挤。
轲:轲子。
退:退隐。
兹道:这条道路。
流风:遗留的风尚。
艰:困难。
病宪:病重。
人戚:人们忧愁。
高山:学术高峰。
逸驾攀:超越自我攀登。
古到:古人之道。
今扳:把握当今真理。
憔悴:困顿。
五两纶:世俗格格不入。
鱼盐:隐士生活。
畎亩:田园。
蹈海:面临大海。
无田:没有田地。
清醒:清贫守道。
富贵奈墦间:富贵中迷失。
进壮羝羊触:勇往直前。
行屯乘马班:行动有序。
愠见:对...感到愤怒。
顽:无知者。
雌雉:权势。
瘠环:贫瘠的境遇。
邦有道:国家清明。
涕无潸:泪流满面。
窥海:窥探大海。
适山:向往山林。
滕国圣:滕国的圣贤之地。
许行蛮:许行为贱民。
横草:侵犯他人。
弃官:放弃官位。
进惑:困惑。
先鳏:孤独者。
赋:文字。
删:删减。
误知:错误的认知。
报:回报。
忠信:忠诚。
赤心:赤诚之心。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令所作,名为《上邵宝文》。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抱负和政治理想的诗歌。诗中充满了对古代圣哲及历史人物的引用,以及对个人处境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出处身之道,穷通命所关。孔犹闻宋逐,轲亦退梁还。"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道路选择的困惑和无奈,通过引用古代圣贤,如孔子、宋玉等人的遭遇,以此来比喻自己在个人发展和政治生涯中的挣扎。

"兹道方中否,流风有后艰。客来方病宪,人戚不堪颜。士有高山仰,身尝逸驾攀。径心思古到,独手欲今扳。"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当下社会风气的担忧,以及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追求高尚道德和个人修养的渴望。

接下来,诗中多处提及了个人学问、生活状态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回忆和借鉴,如"憔悴穷年学,乖疏五两纶。鱼盐闻古隐,畎亩识今闲。蹈海时何谓,無田力亦孱。清醒甘泽畔,富贵奈墦间。进壮羝羊触,行屯乘马班。食贫欣道在,愠见笑儿顽。" 这些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学问的渴望,对于生活艰辛的感慨,以及对待遇到的种种困境和挑战持有的态度。

最后,诗中也有表达个人愿景与政治抱负,如"时已输雌雉,心犹耻瘠环。偶逢邦有道,喜眷涕无潸。观水求窥海,知天愿适山。虽归滕国圣,尚贱许行蛮。进效无横草,希仁等弃官。" 这些句子透露出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在其中所扮演角色的期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是他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展现,反映了北宋时期士大夫阶层对于个体价值、社会责任和政治理想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上杭帅吕舍人

玉海澄中粹,金山拔外佳。

无前谁与敌,独进不容偕。

列象明星璧,遗思结馆娃。

一麾迎日下,四海望霖乖。

今见询佥允,从来注意谐。

推沟常己任,济域定民皆。

富裕吴中俗,优游治外怀。

樽环常满客,醉拥坐添钗。

贱子儒名业,平生客旁淮。

尘埃方困顿,时命两沉埋。

居拙思营窟,炊穷欲析骸。

毛生祢衡刺,麻繫吕匡鞋。

海远狂图酌,天高妄欲阶。

请虽非义得,来实为贫嗟。

况是常瞻目,将希未施崖。

虽然愚者虑,庶享恶人斋。

肉骨非难力,铭心谢莫涯。

定须为进互,庶或未愚柴。

形式: 排律

于忽操(其二)

于忽乎,不可以为,其又奚为。

椽栌桷榱之累重,顾柱小之奈何。

方风雨之晦阴,行者艰而莫休,居者坐以笑歌。

不知压之忽然兮,其谓安何。

形式: 琴操

于忽操(其一)

于忽乎,不可以为,其又奚为。

离娄之精,夜何有于明。瞽旷之耳,聋者亦有尔。

束王良之手兮,后车载之。

前行险以既覆兮,后逐逐其犹来。

虽目盼而心骇兮,顾其能之安施。

委墨绳以听人兮,虽班输亦奚以为。

形式: 琴操

于忽操(其三)

于忽乎,不可以为,其又奚为。谓鸡斯飞,谁得而羁。

谓豕斯突,何取于缚。

是皆以食而得之,吾方饥而噫。

鸡兮豕兮,死以是兮。

形式: 琴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