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画卷,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情感,捕捉到了大自然中那些细微而又壮丽的瞬间。
“玉海澄中粹,金山拔外佳。”开篇即以宝石般的清澈之海和拔地而起的金山作为画面的主体,让人联想到一片宁静而辉煌的仙境。
“无前谁与敌,独进不容偕。”诗人自比行者,无需他人相伴,独立前行,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坚持己见的精神态度。
“列象明星璧,遗思结馆娃。”星辰如璀璨,思绪缠绵于古老的建筑之中,流露出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厚情感。
“一麾迎日下,四海望霖乖。”夕阳西下,诗人以一臂之力拥抱着即将消逝的光辉,同时又在期待着天边可能降临的甘霖,这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渴望。
“今见询佥允,从来注意谐。”诗中突然转向,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真谛的探索和关注。
接下来的几句,“推沟常己任,济域定民皆。富裕吴中俗,优游治外怀。”则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状态:水利工程惠及百姓,民生安稳,物阜民丰,这是诗人对于社会和谐与发展的美好愿景。
“樽环常满客,醉拥坐添钗。贱子儒名业,平生客旁淮。”此处转入生活的细节描述,酒宴宾朋,诗意愉悦,却又不忘提及对学问和修养的追求,这些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尘埃方困顿,时命两沉埋。居拙思营窟,炊穷欲析骸。”随后几句转入一种颓唐与困顿的情绪之中,表达了对现实挣扎和精神追求之间矛盾的心境。
“毛生祢衡刺,麻繫吕匡鞋。海远狂图酌,天高妄欲阶。”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探索,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的渴望。
“请虽非义得,来实为贫嗟。况是常瞻目,将希未施崖。”但这种追求又不免带有一丝无奈和自嘲,因为诗人深知自身的局限与世俗的束缚。
“虽然愚者虑,庶享恶人斋。肉骨非难力,铭心谢莫涯。”末尾几句则流露出一种对生活智慧的领悟和对未来命运的顺应,同时也保留了一份对生命力量的坚信。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田园风光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