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上人东林禅居

草堂每多暇,时谒山僧门。

所对但群木,终朝无一言。

我心爱流水,此地临清源。

含吐山上日,蔽亏松外村。

孤峰隔身世,百衲老寒暄。

禅户积朝雪,花龛来暮猿。

顾余守耕稼,十载隐田园。

萝筱慰舂汲,岩潭恣讨论。

泄云岂知限,至道莫探元。

且愿启关锁,于焉微尚存。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翻译

草堂空闲时光多,常去拜访山中僧。
眼前只有群木伴,整天无话可交谈。
我心向往流水声,此地临近清澈泉。
日出映照山头景,松林间村庄半遮掩。
孤峰独立似隔世,老僧寒暑共禅谈。
晨雪堆积佛门处,暮色深山猿猴鸣。
回顾我守农耕业,十年隐居在田园。
藤萝竹丛解忧愁,山岩潭边共研讨。
云雾散去无边界,大道至理难寻根。
暂且打开尘世锁,此境尚存一丝真。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隐逸者在山中禅居的幽静生活。"草堂每多暇,时谒山僧门"表达了诗人常至山中寺庙,与僧侣交往的情景。而"所对但群木,终朝无一言"则展示了他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不需语言沟通的境界。"我心爱流水,此地临清源"透露出诗人对于山中清泉的喜爱以及其选址之佳。

"含吐山上日,蔽亏松外村"形象生动,显示了时间在自然界中的流逝和村落被松林覆盖的宁静。"孤峰隔身世,百衲老寒暄"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与尘世的隔绝,以及他与大自然亲近的关系。

"禅户积朝雪,花龛来暮猿"描绘了时间在寺庙门前静悄悄地堆积,如同雪花,而山中野兽则在黄昏时分出没。"顾余守耕稼,十载隐田园"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留恋以及他长期隐居的决心。

"萝筱慰舂汲,岩潭恣讨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满足和宁静。"泄云岂知限,至道莫探元"则是在哲理上表达了对于宇宙真谛的质疑和追求。

最后,"且愿启关锁,于焉微尚存"表现了诗人希望解开心灵之锁,与世间保持一丝联系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状态。

收录诗词(125)

李颀(唐)

成就

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经历

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

  • 籍贯: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
  • 生卒年:690-751

相关古诗词

长寿寺粲公院新甃井

僧房来往久,露井每同观。

白石抱新甃,苍苔依旧栏。

空瓶宛转下,长绠辘轳盘。

境界因心净,泉源见底寒。

钟鸣时灌顶,对此日闲安。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古塞下曲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

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

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圣善阁送裴迪入京

云华满高阁,苔色上钩栏。

药草空阶静,梧桐返照寒。

清吟可愈疾,携手暂同欢。

堕叶和金磬,饥乌鸣露盘。

伊流惜东别,灞水向西看。

旧托含香署,云霄何足难。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龙门送裴侍御监五岭选

万里番禺地,官人继帝忧。

君为柱下史,将命出东周。

歇马傍川路,张灯临石楼。

棱棱静疏木,濞濞响寒流。

榔叶四荒外,梅花五岭头。

明珠尉佗国,翠羽夜郎洲。

夷俗富珍产,土风资宦游。

心清物不杂,弊革事无留。

举善必称最,持奸当去尤。

何辞桂江远,今日用贤秋。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