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允韶所作的《偈七首》中的第六首。它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展现了禅宗僧侣的生活日常。"八月秋,何处热"点出时令,暗示暑气渐消,但仍有寻觅清凉之处的意味。"风入松,声瑟瑟"通过风摇动松树的声音,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两句,借用自然景象,描绘了傍晚时分,落日余晖映照下的天空与水面,形成了一幅开阔而寂寥的画面,寓意着心境的空灵和超脱。
"不是对景对机,不是应时应节"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环境和时间的超越,强调禅修并非单纯对外在景物的欣赏,而是内在心性的体验。最后两句"下座巡堂去,吃茶珍重歇"则描绘了僧侣们结束禅修后的日常生活,提醒自己珍惜当下,平静地享受饮茶的时刻。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色与禅修生活,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静观内心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