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水平湖阔,云山叠嶂深。
一溪横驿道,两岸挟神林。
乱石通人迹,孤舟系客心。
几年茅苇地,松桧已侵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面。"野水平湖阔"展现出湖面开阔,水势平稳,给人以辽远的感觉;"云山叠嶂深"则强调了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显得深远而神秘。"一溪横驿道"点明一条小溪穿越道路,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两岸挟神林"写两岸茂密的树林仿佛拥抱着这条小溪,富有生机。
"乱石通人迹"暗示了山间小径虽然崎岖,但仍有行人踏过,增添了实地生活的气息;"孤舟系客心"则寓言般表达了诗人对湖庄的留恋和对未知的思绪,小舟成为情感寄托。最后两句"几年茅苇地,松桧已侵寻",通过描述茅苇丛生之地逐渐被松桧树木侵占,暗示时光流转,自然之力的变迁,也暗含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曹彦约的《湖庄杂诗(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庄的自然风光,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意境的山水田园诗。
不详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自别湘中首屡回,漏传春信一枝梅。
固知我老何须此,不与时同亦壮哉。
百里去思民父母,三年归作国台莱。
更将馀力哦新调,三百篇中著意来。
我本无能人,简册强缠绕。
饶舌苦譊譊,外貌似了了。
应酬聊复尔,懒惰亦不少。
眨眼鼻如雷,黄昏到天晓。
出京才四日,雨雪日一县。
行遍浙江头,梦识庐山面。
相逢兄弟欢,莫作儿女恋。
归计动心旌,春风摇柳线。
宦薄鱼上竿,地左猿择木。
经过还似旧,笑语何时足。
留君潘鬓在,许我曹装趣。
三年却归来,此梦如何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