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杜画像

吟诗莫学李太白,千首万言皆酒色。

吟诗莫学杜拾遗,一生抱恨长嗟咨。

二豪胸中有佳趣,诗酒聊以发其悟。

世人有眼谁识真,第见诗篇不见人。

借令置之庙堂上,事业肯道风骚将。

睥睨连帅奴将军,英风义气高薄云。

我今再拜观遗像,犹疑饭颗相逢样。

诗题绘事在人间,光焰何翅长万丈。

形式: 古风

翻译

不要学李白吟诗,他的千篇万句都是酒和情色。
同样,别学杜甫,他一生满心遗憾,常常叹息。
李白和杜甫胸怀才情,借诗酒来启发感悟。
世人往往只看诗作,却忽略了诗人本人。
即使他们的作品被放在庙堂之上,人们是否还会称赞他们是文学巨匠呢?
他们看待权贵的态度,比将军还要傲视群雄,英气冲天。
如今瞻仰他们的遗像,仿佛还能看到他们在饭粒间相遇的模样。
他们的诗作如同绘画,人间流传,光芒万丈。

注释

李太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
酒色:指李白诗歌中常有的饮酒和男女之情。
杜拾遗:唐代诗人杜甫的官职。
抱恨:满怀遗憾。
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此处指文学才华。
睥睨:斜眼看,表示轻蔑。
饭颗:形容日常生活场景,暗示李白与杜甫的平民生活。
绘事:绘画艺术,比喻诗作的艺术表现力。
光焰:光芒,这里指诗作的影响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所作的《题李杜画像》,通过对李白和杜甫两位诗人的评价,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与独特见解。首句批评李白过度沉溺于酒色,认为吟诗不应如此。接着,诗人指出杜甫一生怀才不遇,满腔悲愤,但他的诗歌却饱含深意。

诗中提到李白和杜甫虽有佳趣,但世人往往只关注他们的诗篇,而忽视了他们的人格魅力。诗人假设如果他们在庙堂之上,恐怕不会仅以诗文扬名,而是能展现更伟大的事业和风骨。他们傲视权贵,英风义气直逼云霄,形象鲜明。

诗人面对他们的画像,仿佛还能看到他们饭颗山头相遇时的模样,感叹他们的诗篇如画,光照人间,影响深远。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赞美,表达了对李杜二人诗才与人格的双重敬仰。

收录诗词(217)

陈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范乌程松桂亭

谁云宰邑难,宰邑有真乐。

但知弦歌趣,永谢尘劳缚。

琴堂吏惊散,昼日垂朱箔。

烧香对棐几,文史资优学。

一洗朱墨昏,至味非糟粕。

范公今循良,一同聊笑谑。

回视卓鲁辈,政可束高阁。

苕溪古侯邦,繁庶类京洛。

壮哉万户邑,何异逢盘错。

公来省其俗,治剧操至约。

政成日有馀,空庭可罗雀。

西园久弃置,疏町走芒屩。

经营四顾间,得地平如削。

筑堂号松桂,轩槛敞寥廓。

虽无松桂阴,胸中自丘壑。

况逢贤使君,成有新诗落。

异时采歌谣,持用献木铎。

形式: 古风

题鉴止轩

安身南北皆吾里,勿较使行兼尼止。

心犹泥絮吹不起,岂有颜甲生微泚。

方塘净绿含真理,与我娱嬉聊尔尔。

佳处难言还隐几,冷煖自知如饮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骤雨呈质夫兄

屏翳驱驰云阵疾,西山犹衔半轮日。

迅雷震地窗户摇,急雨翻盆沟浍溢。

紫电烧空天为低,黑风逆浪海欲立。

纵多虐魃未为殃,直使长鲸那暇吸。

草木号呼山鬼惊,珠玑乱迸鲛人泣。

曲畦走水白纷纷,稚穗抽芒青戢戢。

童稚休传蜥蜴歌,仓箱行贮生民粒。

枝端发翠喜濯枝,池面凝沤占戴笠。

猛省呼晴鸠妇鸣,旋看突涨鱼儿出。

窗扉共赏一襟凉,屋漏俄惊半床湿。

鸥鹭盟边引望遥,芭蕉声里催诗急。

请君速著瑞雨颂,要上新编华萼集。

形式: 古风

鬻妇叹

凶年老弱难相保,归与妇谋谋不早。

啼饥满耳不忍闻,待得麦秋人已槁。

有辞欲说重酸辛,欲说未说眉再颦。

就令相视饥饿死,何当持汝归富人。

朝归富人夕得粟,数口尚堪同食粥。

愁容敛袂哽不言,稚子牵衣惊且哭。

答云至此奈若何,离别孰与性命多。

他年丰稔五谷熟,勿吝百金来相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