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舍雀二首(其一)

衔书授箓也休论,栖宿犹堪傍市门。

何事空村来啄粟,可知挟弹有王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翻译

不必再提那些封官赐印的事情,能有个栖身之处在市井就已经足够。
为什么这些鸟儿会来到空寂的村庄觅食谷物?要知道,可能有贵族子弟带着弹弓在这里。

注释

衔书授箓:指古代授予神道教或道教的秘籍和封号。
休论:无需谈论,不必提及。
栖宿:居住或歇息。
傍市门:靠近城市门口,暗示较低的社会地位。
何事:为何,什么原因。
空村:荒废无人的村庄。
啄粟:啄食谷物,比喻寻求食物。
挟弹:携带弹弓。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间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鸟儿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哲思。

"衔书授箓也休论"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对知识传承的无奈。"栖宿犹堪傍市门"则是说尽管鸟儿栖息在离城市不远的地方,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本性,没有被城市生活所同化。

接下来的两句 "何事空村来啄粟,可知挟弹有王孙",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某种认识。鸟儿在空寂的村庄中寻觅食物,这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也暗示着社会中某些人的行为可能是在利用手中的权力或资源来获取利益。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对周遭世界的敏锐观察。

收录诗词(184)

吴敬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木,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 字:敏轩
  • 号:粒民
  • 籍贯:安徽省全椒
  • 生卒年:1701—1754年

相关古诗词

送萧尚书致仕归庐陵

江海分飞二十春,重论前事不堪闻。

主忧臣辱谁非我,曲突徙薪唯有君。

金紫满身皆外物,雪霜垂领便离群。

鹤归华表望不尽,玉笥山头多白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黄秀才姑孰辟命

世乱离情苦,家贫色养难。

水云孤棹去,风雨暮春寒。

幕府才方急,骚人泪未乾。

何时王道泰,万里看鹏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黄梅江明府

封疆多难正经纶,台阁如何不用君。

江上又劳为小邑,箧中徒自有雄文。

书生胆气人谁信,远俗歌谣主不闻。

一首新诗无限意,再三吟咏向秋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龚员外赴江州幕

烦君更上筑金台,世难民劳藉俊才。

自有声名驰羽檄,不妨谈笑奉尊罍。

元规楼迥清风满,匡俗山春画障开。

莫忘故人离别恨,海潮回处寄书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