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后二日至东禅

至后阳和已发生,野梅官柳动诗情。

偶为寻壑经邱计,故作穿云渡水行。

近郭好山皆可隐,隔林疏磬有馀清。

他时粗免微官缚,归去深谋谷口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降临,野外的梅花和官道旁的柳树激发了诗人的灵感。
我偶尔计划去山谷或丘陵间游历,故意选择穿越云雾、涉水而行的旅程。
靠近城郊的好山都适合隐居,隔着树林传来的稀疏钟声更显得清幽。
将来希望能摆脱微小官职的束缚,回归田园,在山谷深处谋划耕种生活。

注释

阳和:温暖的春光。
野梅:野生的梅花。
官柳:官道旁的柳树。
寻壑经邱:游历山谷和丘陵。
穿云渡水:穿越云雾、涉水而行。
郭:城郭。
隐:隐居。
疏磬:稀疏的钟声。
微官:微小的官职。
谷口耕:山谷深处耕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漫游和内心的情感流露。"至后阳和已发生,野梅官柳动诗情"两句表明诗人在春日的暖阳之下,看到野梅与官柳随风摇曳,激发了诗人的诗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偶为寻壑经邱计,故作穿云渡水行",似乎是为了寻找更深层次的灵感和写作素材,才有意无意地进行了一番探索。

"近郭好山皆可隐,隔林疏磬有馀清"这两句诗,则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时粗免微官缚"一句表明诗人可能对现实中的繁琐职务感到厌倦,渴望摆脱束缚。而"归去深谋谷口耕"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土地劳作的憧憬。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自在,以及对自由和简朴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401)

李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东里

林迥苍烟古,篱疏橘柚黄。

天高风落木,岁晏稻登场。

无复老盆饮,空馀邻笛伤。

征鸿摩晓月,铩翮犯严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过瑞林院

薄暮丹洋宿,嵌岩下百层。

饥鸢鸣独木,鼯鼠抱寒藤。

坏屋惟馀佛,空廊不见僧。

古人经世志,客寝每宵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伯封书中叙去岁七夕之乐因寄

去年此夜对芳樽,今日栖栖叹失群。

茅屋只馀灯伴我,酒炉应有月寻君。

愁将从事青州去,风共禅师白足分。

料想紫梅溪上客,也应回首一看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伯封同游霅上事毕遽索别次韵

同来我复似邹游,新咏君应胜杜秋。

已饫蒸葫汝南馔,盍为粗粝浣花留。

残樽且醉菖蒲酒,去棹聊停杜若洲。

不厌村居能少驻,兰香万斛顿销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