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伸归乡

泽国思归咏采兰,束书携剑出长安。

天涯朝暮倚门望,岁晏风霜行路难。

闽岭夕岚乡树老,楚江寒浪客衣单。

岩前旧勒移文处,到日重须拂藓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在水乡思念归家,手持书籍佩剑离开长安。
无论早晚都在门外眺望远方,年岁渐长,风霜之路越发艰难。
傍晚时分,闽岭上故乡的老树显得更加苍老,楚江寒冷的波浪让旅人衣衫单薄。
来到这块岩石前,昔日题诗之处,到时一定要拂去青苔再细看。

注释

泽国:水乡。
思归:想念回家。
采兰:采摘兰花,象征高洁。
束书:收拾好书籍。
携剑:佩带宝剑。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京城。
天涯:极远的地方。
倚门望:倚靠门扉眺望。
岁晏:年末。
风霜:形容天气恶劣。
行路难:行走困难。
闽岭:福建的山岭。
夕岚:傍晚的山岚。
乡树:故乡的树木。
老:形容树龄长。
楚江:湖北一带的江河。
客衣单:旅人的衣服单薄。
岩前:岩石前面。
旧勒:旧时刻写的。
移文处:题诗或留言的地方。
拂藓:擦拭去青苔。
看:查看,回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泽国思归咏采兰,束书携剑出长安"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京城怀念故土,同时手持书卷与剑,准备踏上归途之路。"天涯朝暮倚门望,岁晏风霜行路难"则写出了诗人在旅途中对家的渴望,以及面对严寒天气和艰难道路的不易。

以下几句"闽岭夕岚乡树老,楚江寒浪客衣单。岩前旧勒移文处,到日重须拂藓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在这里,"闽岭"和"楚江"成为诗人乡愁的寄托,而"岩前旧勒"则是过去生活的印记。

整首诗通过对比京城与故乡的景物,以及对旅途困难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归乡心切。同时,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描写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流露出一股淡远而深长的情感。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弟称归乡

吾家文雅占关西,五十年来桂两枝。

突弁后生还可畏,籯金素业未应衰。

江湖去为思鲈鲙,雾雨还归养豹姿。

摩厉词锋莫中辍,惊人专听一鸣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弟僓归乡

客儿诗思掩春塘,杖策来观上国光。

举白万钱酤酒饮,杀青千卷买书藏。

梁园绿筱将攲雪,楚岸苍葭已变霜。

跃马还家那隔岁,预应乾鹊报高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张兖下第随桂阳乔监使之湘中

建溪曾共听猿声,十载文场未策名。

流落只应孤剑在,穷愁已有二毛生。

荆州暂去依刘表,汉殿无由荐马卿。

一路骚人旧山水,登临且莫动归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怀旧居

武夷仙穴近吾庐,斗鸭阑摧菌阁虚。

千匹岁储妨种橘,百金春事废观渔。

北山烟雾迷归辙,南陌风尘化客裾。

堂上金丝应已歇,岂惟兰菊旧丛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