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

玉漏斯须即达晨,四时吹转任风轮。

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

明日便为经岁客,昨朝犹是少年人。

新正定数随年减,浮世惟应百遍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珍贵的玉漏片刻间就要迎来黎明,四季更迭如同风车随风轮转。
寒夜里的灯火即将燃尽迎来除夕,远处的号角声残响中已宣告春天来临。
明天起就成为度过一年的旅客,昨天还觉得自己是青春少年。
每个新年的计数随着年岁递减,尘世间唯有变化是永恒的新鲜。

注释

玉漏:古代计时器,这里比喻时间。
斯须:片刻,一会儿。
达晨:到达早晨,指黎明。
四时:四季。
风轮:这里比喻时间的轮回如同风车转动。
寒灯:寒冷冬夜里微弱的灯光。
短烬:灯芯燃烧殆尽,比喻时间将尽。
烧腊:此处可能指蜡烛燃烧,也可引申为时间的消逝,与春节前的习俗无关。
画角:古乐器,声音悠长,常用于报时或报警。
残声:号角的余音。
明日:明天。
经岁客:度过一年的旅人,比喻时光匆匆。
昨朝:昨天。
少年人:年轻人,比喻自己曾经年轻。
新正:新年正月。
定数:固定的数目,这里指年龄。
随年减: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减少。
浮世:尘世,人间。
百遍新:不断有新的事物出现,变化无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无奈。"玉漏斯须即达晨,四时吹转任风轮"表明时间在不经意间悄然流失,就像水滴从玉壶中滴落一样自然而迅速。"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则是说夜晚的灯火即将熄灭,年兽的铜角声响起,宣告着新年的到来。

诗人随后写道:"明日便为经岁客,昨朝犹是少年人。"这两句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哀叹,转眼间自己就成了过往岁月的客人,而昨天还在的是年轻的自己。这强烈反映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青春不再的深切感受。

最后两句"新正定数随年减,浮世惟应百遍新。"则是在表达每当新年来临,自己的生命就像新年的日子一样,一天一天地减少。在这短暂而浮动的人生中,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脱的精神寄托,即便是经历无数次新旧交替,也要以新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精巧的意象描绘,展现了一个深思熟虑、对生命有着深刻体悟的人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除夜

永怀难自问,此夕众愁兴。

晓韵侵春角,寒光隔岁灯。

心燃一寸火,泪结两行冰。

煦育诚非远,阳和又欲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项洙处士画水墨钓台

画石画松无两般,犹嫌瀑布画声难。

虽云智惠生灵府,要且功夫在笔端。

泼处便连阴洞黑,添来先向朽枝乾。

我家曾寄双台下,往往开图尽日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哭江西处士陈陶

寿尽天年命不通,钓溪吟月便成翁。

虽云挂剑来坟上,亦恐藏书在壁中。

巢父精灵归大夜,客儿才调振遗风。

南华至理须齐物,生死即应无异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哭胡圭

才高登上第,孝极殁庐茔。

一命何无定,片言徒有声。

故园花自发,新冢月初明。

寂寞重泉里,岂知春物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