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僧院

不用问汤休,何人免白头。

百年如过鸟,万事尽浮沤。

别绪长牵梦,情由乱种愁。

却嫌风景丽,窗外碧云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不必询问汤休,谁人能躲过白头之苦。
人生短暂如同飞鸟掠过,世间万事皆如泡沫般浮沉。
离别的思绪长久地牵动着梦境,情感因紊乱而滋生出无尽的忧愁。
反而厌倦了美丽的风景,只愿窗外是秋天的碧绿云天。

注释

汤休:可能指代某位智者或诗人,暗示无人能逃避岁月的流逝。
白头:指代年老,头发变白。
过鸟:比喻人生短暂,像鸟儿掠过天空一样迅速。
浮沤:比喻世事如泡沫般短暂、虚幻。
别绪:离别的情绪。
梦:梦境,这里可能指对过去的回忆或未来的想象。
乱种愁:形容情感纷乱,滋生出许多愁绪。
嫌:厌恶,不喜欢。
风景丽:美丽的风景。
碧云秋:秋天的碧蓝天空,象征宁静和落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红尘、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起始两句“不用问汤休,何人免白头。百年如过鸟,万事尽浮沤。”表达了时间飞逝、人生无常的哲理,提醒人们珍惜时光,不要被世俗纷扰所困。

接着,“别绪长牵梦,情由乱种愁。”诗人借“别绪”之久远和“梦”之虚幻,抒发了离别之苦和心中的忧愁。感情的复杂和纠葛难以摆脱,正如梦境一般,让人难以自拔。

最后,“却嫌风景丽,窗外碧云秋。”诗人似乎对眼前的美景也有所不满,但这“嫌”字又带有一丝无奈。窗外的碧云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脱俗,却也只能增加诗人心中的苍凉感,可能是因为即使自然之美也无法完全慰藉他内心的寂寞和愁绪。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离别、自然等元素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淡然处世、超然物外的心境。

收录诗词(36)

李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承古,官至御史中丞。善为文,尤工于诗。常与杜牧、许浑、李商隐、温庭筠等交游,与许浑齐名,时号 “ 浑诗远赋”

  • 字:求古
  • 籍贯:夔州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
  • 生卒年:831

相关古诗词

赠友人

凤城烟霭思偏多,曾向刘郎住处过。

银烛焰前贪劝酒,玉箫声里已闻歌。

佳人惜别看嘶马,公子含情向翠蛾。

今日重来门巷改,出墙桐树绿婆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赠写御容李长史

玉座尘消砚水清,龙髯不动綵毫轻。

初分隆准山河秀,乍点重瞳日月明。

宫女捲帘皆暗认,侍臣开殿尽遥惊。

三朝供奉无人敌,始觉僧繇浪得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弘文杜校书

高倚霞梯万丈馀,共看移步入宸居。

晓随鹓鹭排金锁,静对铅黄校玉书。

漠漠禁烟笼远树,泠泠宫漏响前除。

还闻汉帝亲词赋,好为从容奏子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赠南岳僧

曾住衡阳岳寺边,门开江水与云连。

数州城郭藏寒树,一片风帆著远天。

猿啸不离行道处,客来皆到卧床前。

今朝惆怅红尘里,惟忆闲陪尽日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