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凤城烟霭思偏多,曾向刘郎住处过。
银烛焰前贪劝酒,玉箫声里已闻歌。
佳人惜别看嘶马,公子含情向翠蛾。
今日重来门巷改,出墙桐树绿婆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与重逢的场景。"凤城烟霭思偏多",凤城即长安(今陕西西安),这里是作者心中的一个重要地点,烟霭之中蕴含着无限情思。"曾向刘郎住处过",刘郎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知己,这里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银烛焰前贪劝酒,玉箫声里已闻歌",这是描述一次宴会场景。银烛和玉箫都是高雅的器物,比喻环境优雅而豪华。诗人在这样的氛围中享受着美酒与佳人的歌声。
"佳人惜别看嘶马,公子含情向翠蛾",这里的“佳人”通常指的是女子,而“公子”则是对男子的尊称。“ 嘶马”、“翠蛾”都是古代美好事物的象征。诗中表达了在离别时刻,对美好的回忆与情感的珍惜。
"今日重来门巷改,出墙桐树绿婆娑",诗人今日再次回到这个曾经的地方,而这里的景色已经发生了变化,门巷(即门前的小巷)有所改动。"出墙桐树绿婆娑"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现了一种生长与变化之中蕴含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环境变化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体验。
不详
一作承古,官至御史中丞。善为文,尤工于诗。常与杜牧、许浑、李商隐、温庭筠等交游,与许浑齐名,时号 “ 浑诗远赋”
玉座尘消砚水清,龙髯不动綵毫轻。
初分隆准山河秀,乍点重瞳日月明。
宫女捲帘皆暗认,侍臣开殿尽遥惊。
三朝供奉无人敌,始觉僧繇浪得名。
高倚霞梯万丈馀,共看移步入宸居。
晓随鹓鹭排金锁,静对铅黄校玉书。
漠漠禁烟笼远树,泠泠宫漏响前除。
还闻汉帝亲词赋,好为从容奏子虚。
曾住衡阳岳寺边,门开江水与云连。
数州城郭藏寒树,一片风帆著远天。
猿啸不离行道处,客来皆到卧床前。
今朝惆怅红尘里,惟忆闲陪尽日眠。
美貌雄才已少齐,宝书仙简两看题。
金刀片片裁新锦,玉步重重上旧梯。
鹏到碧天排雾去,凤游琼树拣枝栖。
蓬瀛宴罢试回首,一望尘中路正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