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俞质甫夏雨效联句体三十韵

浮云方叆叇,光景遂已戢。

浃旬深霪澍,千里破封蛰。

茫茫河伯叹,萧萧山鬼泣。

灵曜邃高居,朱明閟赫翕。

希微澹将开,淅沥吹又急。

遇夜转连绵,酾流更湁潗。

万壑㘊霵鸣,百川灌注入。

池容添纹縠,林色浸淤浥。

离毕月暂耿,宿井星恒湿。

潋滟湖光翻,蹙咽海潮涩。

霓旌尚高翔,云衣犹日缉。

水覆讵可收,天漏谁能葺。

马牛三江混,鸿濛九峰立。

嗟我来自东,独行阻虚邑。

梦离思明两,筮坎成荐习。

谁假卜商盖,但戴杜甫笠。

缤纷馀花落,寂寞愁乌集。

穷巷长闭门,高河近通汲。

天地政氤氲,电风递呼吸。

悽悽听晨鸟,濛濛睇宵熠。

作乂徵时旸,思文忧民粒。

蛙黾费灰酒,鱼虾饶掇拾。

广室坐增悽,匡床听生悒。

何由度日阕,安能使家给?

泥涂跲重茧,梅润侵什袭。

寒袍故恋绨,澜简慵启笈。

顾叹风云满,宁使蛟龙絷!

短屐徒齿齿,折巾空岌岌。

俯仰观宇宙,坱圠迷原隰。

阻饥知不免,寅亮岂所及!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夏日暴雨的壮观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浮云方叆叇,光景遂已戢”以云层密布、光线隐没起笔,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接着,“浃旬深霪澍,千里破封蛰”描述了连续多日的暴雨,打破了大地的沉寂,万物复苏。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河伯”、“山鬼”的感叹,以及“灵曜”、“朱明”的隐退,进一步渲染了暴雨的威力与自然界的反应。

“希微澹将开,淅沥吹又急”则展现了暴雨前后的细微变化,从轻柔到急促。之后的描写聚焦于暴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万壑㘊霵鸣,百川灌注入”,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冲刷山谷、汇入河流的情景。同时,诗人也注意到暴雨对湖泊、海洋的影响,如“池容添纹縠,林色浸淤浥”,以及“湖光翻”、“海潮涩”。

“霓旌尚高翔,云衣犹日缉”则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象。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美景的描绘上,而是转向了对暴雨持续时间之长、难以收拾的忧虑,以及对自然之力的敬畏。“水覆讵可收,天漏谁能葺”表达了对暴雨无休止的无奈与困惑。

接下来的段落中,诗人通过“马牛三江混,鸿濛九峰立”描绘了暴雨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冲击,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孤独感。“嗟我来自东,独行阻虚邑”、“梦离思明两,筮坎成荐习”等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最后,诗人以“何由度日阕,安能使家给?”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通过“泥涂跲重茧,梅润侵什袭”、“寒袍故恋绨,澜简慵启笈”等细节,展现了暴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力感。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变化,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感悟、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在面对困难时的内心挣扎与寻求出路的努力。

收录诗词(120)

归有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字:熙甫
  • 籍贯:江苏昆山
  • 生卒年:1506~1571

相关古诗词

濠梁驿

崎岖江北道,复此渡淮水。

策马向广原,苍茫见帝里。

葱葱绿树陵,郁郁紫云起。

日炤城上楼,寒鸦飞高埤。

原野何萧条,旷望弥百里。

当时侯与王,此地常累累。

今惟负贩人,亭午倚虚市。

空然八尺躯,短褐饥欲死。

当时兴王佐,未遇亦如此。

形式: 古风

淮阴侯庙

吾如淮阴祠,清槐荫朱户。

当时长乐宫,千载有馀怒。

五年战龙虎,结束在肉俎。

旁力赴功名,功成良自苦。

形式: 古风

舟阻沽头闸陆行二十馀里到沛县

上沽下沽头,有如百里隔。

曲河见舟樯,相去只咫尺。

舍舟遵平途,马蹄生羽翮。

麦穗垂和风,披拂盈广陌。

吾闻江北人,终年饥无食。

吾来江北地,每喜见秀麦。

行行野树合,已到古沛驿。

汉帝遗原庙,屋瓦残青碧。

龙化已千秋,鸡犬如昨昔。

欲寻歌风处,闾里乱遗迹。

今人泗水上,犹树歌风石。

形式: 古风

徐州同朱进士登子房山

入舟忽不乐,呼侣登崇丘。

子房信高士,祠处亦清幽。

俯视徐州城,黄河映带流。

青山如环抱,一发悬孤州。

河流日侵齧,淼淼洞庭秋。

鸟犬争死人,冈陇多髑髅。

使者沉白马,守臣记黄楼。

叹我亦何为,空尔生百忧。

生民随大运,孰能知其由。

睹此名邦旧,怀古思悠悠。

壹自徐堰王,独有青山留。

刘、项亦何在,子房空运筹。

但从赤松子,不用待封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