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十咏(其七)华亭谷

深谷弥千里,松陵北合流。

岸平迷昼夜,人至竞方舟。

照月方诸泣,迎风弱荇浮。

平波无限远,极目涨清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深深的山谷绵延千里,松陵的北面两水汇合。
河岸平坦不分日夜,人们前来竞相划舟游玩。
月光照亮了方诸哭泣的水面,微风吹动着柔弱的荇菜漂浮。
平静的水面无边无际,放眼望去,秋天的水面上涨,清澈如画。

注释

深谷:形容山谷非常深。
弥:满、遍布。
千里:形容距离非常长。
松陵:地名,古代吴地的一个湖泊。
北合流:北方的河流汇合。
岸平:河岸平坦。
昼夜:日夜。
人至:人们来到。
方舟:方形的小船。
照月:月光照亮。
方诸:古代神话中的星宿,象征月亮。
泣:液体流动的样子,这里形容水面波动。
迎风:面对着风。
弱荇:柔弱的荇菜。
浮:漂浮。
平波:平静的水面。
极目:极目远望。
涨清秋:秋天水面因雨水上涨而显得更加清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山谷的壮丽景象,千里之谷与松陵江水在北边相汇,水流平缓,使得两岸几乎难以分辨昼夜。人们乘舟而来,竞相穿梭其中。月光映照下,水面泛起波光,仿佛方诸星宿在哭泣;微风吹过,柔弱的荇菜随波浮动。湖面平静无垠,极目远眺,只见秋水连天,清冷而开阔,意境深远。整体上,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华亭谷的自然之美和季节之感,寓情于景,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17)

唐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华亭十咏(其九)昆山

昔有人如玉,兹山得美名。

岩扃锁积翠,谷水断馀声。

乔木今无在,高台久已倾。

如何嵩岳什,独咏甫侯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华亭十咏(其五)秦始皇驰道

秦德衰千祀,江滨道不脩。

相传大堤在,曾是翠华游。

玉趾如将见,金椎岂复留。

怅然寻旧迹,蔓草蔽荒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华亭十咏(其八)陆机宅

旧谍传遗趾,悠然历祀深。

人无令威至,门异下邽箴。

谷水当年溜,昆山昔日阴。

鲁堂那复见,丝竹若为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华亭十咏(其六)陆瑁养鱼池

代异人亡久,滮池即旧居。

未移当日地,无复故时鱼。

蒲藻依稀在,风波浩荡馀。

水滨如可问,一为访庭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