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弓

骍骍角弓,翩其反矣。兄弟婚姻,无胥远矣。

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

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愈。

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已斯亡。

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如食宜饇,如酌孔取。

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莫肯下遗,式居娄骄。

雨雪浮浮,见晛曰流。如蛮如髦,我是用忧。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调好角弓绷紧弦,弦弛便向反面转。兄弟姻亲一家人,相互亲爱不疏远。
你和兄弟太疏远,民众就会跟着干。你能言传加身教,民众互相来仿效。
彼此和睦亲兄弟,感情深厚少怨怒。彼此不和亲兄弟,相互残害全不顾。
民众心地如不善,就会相互成积怨。接受爵禄不相让,轮到自己道理忘。
老马当作驹使唤,不顾其后生祸患。如像吃饭只宜饱,又像喝酒不贪欢。
猴子爬树不用教,如泥涂墙容易牢。君子善政去引导,小民自然跟着跑。
雪花落下满天飘,一见阳光全融销。居于上位不谦恭,别人学样耍高傲。
雪花落下飘悠悠,一见阳光化水流。无良小人像蛮髦,对此我心深烦忧。

注释

角弓:两端用兽角装饰的弓。
骍骍:弦和弓调和的样子。
翩:此指反过来弯曲的样子。
昏姻:即“婚姻”,指姻亲。
胥:相。
远:疏远。
胥:皆。
然:这样。
教:教导。
效:仿效,效法。
令:善。
绰绰:宽裕舒缓的样子。
裕:宽大。
不令:不善,指兄弟不相友善。
亡:通“忘”。
饇:饱。
孔:恰如其分。
猱:猿类,善攀援。
涂:泥土。
附:沾着。
徽:美。
猷:道。
与:从,属,依附。
瀌瀌:下雪很盛的样子。
晛:日气。
遗:通“隤”,柔顺的样子。
式:用,因也。
娄:借为“屡”。
浮浮:与“瀌瀌”义同。
蛮、髦:南蛮与夷髦,古代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称呼。

鉴赏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的作品,它描绘了一种兄弟关系紧张、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开篇“骍骍角弓,翩其反矣”用强烈的意象表现了战争或冲突的氛围。“兄弟昏姻,无胥远矣”表达了家族内部的不和与疏离。诗人通过“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指出这种情况导致民众的迷茫和盲目跟随。

接下来的“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瘉”则是对理想中的兄弟关系与现实中的兄弟关系之间差距的反思。诗中还批评了“民之无良,相怨一方”这种社会环境,以及“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的权力争斗和个人主义。

“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现在现实的强烈对比。接着,“如食宜饫,如酌孔取”可能是在说在困难的时候要节约资源,而“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则像是批评某种盲目的追求。

诗中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是对品德高尚的人和普通人行为的区分。而最后,“雨雪瀌瀌,见晛曰消。莫肯下遗,式居娄骄。雨雪浮浮,见晛曰流。如蛮如髦,我是用忧”则是在描写自然景象和个人内心的忧虑与不安。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乱象、人伦失序以及个人的悲哀情绪的深刻体察。

收录诗词(305)

诗经(先秦)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菀柳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暱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

有菀者柳,不尚愒焉。上帝甚蹈,无自瘵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彼人之心,于何其臻。曷予靖之,居以凶矜。

形式: 四言诗

都人士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彼都人士,台笠缁撮。彼君子女,绸直如发。我不见兮,我心不说。

彼都人士,充耳琇实。彼君子女,谓之尹吉。我不见兮,我心苑结。

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我不见兮,言从之迈。

匪伊垂之,带则有余。匪伊卷之,发则有旟。我不见兮,云何盱矣。

形式: 四言诗

采绿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形式: 四言诗

黍苗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

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

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