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其四)

种橘南池上,种杏北池中。

池北既少露,池南又多风。

早寒逼晚岁,衰恨满秋容。

湘滨有灵鸟,其字曰鸣鸿。

一挹缯缴痛,长别远无双。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南池边栽种着橘树,北池中则种上了杏树。
北池那边很少见到露水,而南池这边却常常多风。
早来的寒气逼迫着年末的时光,暮年的哀伤充满了秋天的景色。
湘江之滨有一只神灵之鸟,它的名字叫做鸣鸿。
一旦被弓箭射中痛苦无比,永远地离别了,再也没有伴侣。

注释

种橘:种植橘树。
南池:南方的池塘。
种杏:种植杏树。
北池中:北方的池塘里。
池北:池塘的北面。
既少露:很少有露水。
池南:池塘的南面。
又多风:经常刮风。
早寒:早到的寒冷。
逼晚岁:逼近年末。
衰恨:衰老的哀愁。
秋容:秋天的景象。
湘滨:湘江之滨。
灵鸟:有灵性的鸟。
其字曰:它的名字称为。
挹缯缴痛:遭受弓箭射击的痛苦。
长别:永久的离别。
远无双:再也没有伴侣。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鲍照的作品,名为《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其四)》。诗中描绘了种植橘树和杏树的情景,并通过自然环境的不同来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种橘南池上,种杏北池中。”开篇便设定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南池种植橘树,在北池种植杏树,这样的安排可能是出于对不同植物生长环境的考虑,也映射出诗人的细心和对生活的热爱。

“池北既少露,池南又多风。”这两句通过对比池北和池南的自然条件,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北池干燥少雨,而南池则是多风,这种对比不仅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环境的差异,也可能隐喻着人生境遇的不同。

“早寒逼晚岁,衰恨满秋容。”这两句转而表达了一种时光易逝、人事皆空的情感。早晨的寒意和年华的流逝交织在一起,秋天的景色中充满了对过往美好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湘滨有灵鸟,其字曰鸣鸿。”这里出现了一种名为鸣鸿的神鸟,据传说,这种鸟只在美好之地出现。诗人提及其名,是在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深情,以及希望友情如同这神鸟般珍贵和难得。

“一挹缯缴痛,长别远无双。”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水边拾石(一挹)和手中执着丝线(缯缴)的动作来表达内心的凄楚和痛苦,以及长时间的别离与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深切的情感和对人生易逝的无常感慨,是一篇情真意切、意境幽深的佳作。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其一)

踯躅城上羊,攀隅食玄草。

俱共日月辉,昏明独何早。

夕风飘野箨,飞尘被长道。

亲爱难重陈,怀忧坐空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其三)

松生陇坂上,百尺下无枝。

东南望河尾,西北隐昆崖。

野风振山籁,朋鸟夜惊离。

悲凉贯年节,葱翠恒若斯。

安得草木心,不怨寒暑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其六)

双剑将别离,先在匣中鸣。

烟雨交将夕,从此遂分形。

雌沉吴江里,雄飞入楚城。

吴江深无底,楚阙有崇扃。

一为天地别,岂直限幽明。

神物终不隔,千祀傥还并。

形式: 古风

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其五)

皎如川上鹄,赫似握中丹。

宿心谁不欺,明白古所难。

凭楹观皓露,洒酒荡忧颜。

永念平生意,穷光不忍还。

淹留徒攀桂,延伫空结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