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其十四)

四海李元礼,龙门多俊良。

英英郭有道,一揖遂生光。

画鹢凌云波,仙舟水云乡。

此心徒皦皦,千里共苍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四海之内有名士,龙门之地人才多。
杰出的郭有道,一拜之间便生辉。
画鹢翱翔于云波之上,仙舟驶向水云之国。
我的心志虽明亮,却只能与千里之外共享一片苍茫。

注释

四海:指全国各地。
李元礼:人名,此处代表杰出人物。
龙门:古代比喻人才荟萃的地方。
英英:形容人的才能出众。
郭有道:又一个人物名字,表示才德出众。
生光:发出光彩,比喻提升影响力。
画鹢:画有鹢鸟的船只,象征高雅或尊贵。
仙舟:如仙人般的船只,比喻理想或理想之地。
水云乡:虚幻或仙境般的水域。
徒皦皦:空有光明磊落的心。
共苍苍:共同面对广阔无垠的天空,象征遥不可及的远方。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风光并表达对友人深厚情谊的诗句。诗中的“四海”和“龙门”可能指的是广阔的水域和山川,而“李元礼”和“俊良”则是赞美某些人的名字或别称,显示了诗人对于朋友才华和品格的肯定。“英英郭有道”中的“英英”可能形容某种英俊或优雅,“郭有道”则可能是指代某位德高望重的人物。接着,“一揖遂生光”则表达了一种敬意,或者是说在这种氛围中产生了某种启发和灵感。

“画鹢凌云波”中的“画鹢”可能是对某种鸟类的美丽描绘,它飞翔于云端之上,如同仙舟一般。接下来的“仙舟水云乡”则直接描写了一番仙境般的景象,水面与云间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两句,“此心徒皦皦,千里共苍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纯洁无暇,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谊。这里的“苍苍”可能是形容天空或自然景色的辽阔和深远,也暗示着诗人情感的广大与深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敬仰和对友谊的珍视。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其十三)

小人虽嗜学,岁月空屡勤。

同门尽鸳鸾,登瀛校书芸。

嗟余老西河,索居久离群。

从龙从上下,愧彼油油云。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其十二)

迩臣均劳逸,方面乃毗倚。

细人怙权宠,补外习为耻。

馀杭股肱郡,湖山真信美。

意雅如望之,肯效倪若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其十一)

吴越控岛夷,东南一都会。

淫风旧倡靡,懦俗无慷慨。

除弊在躬行,报政可立待。

类非俗吏能,千龄树遗爱。

形式: 古风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其十)

先生如蓍龟,万事可告犹。

勋业轻黄屋,得贤方解忧。

念昔汇征日,民瘼庶有瘳。

莫赋归去来,衮衣或能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