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其十二)

迩臣均劳逸,方面乃毗倚。

细人怙权宠,补外习为耻。

馀杭股肱郡,湖山真信美。

意雅如望之,肯效倪若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亲近的大臣都懂得劳逸结合,各自负责的领域互相依赖。
地位低微的人却依仗权势恩宠,他们认为被调到外地任职是一种耻辱。
余杭是个重要的州郡,那里山水优美无比。
心意高雅如向往那般美景,谁愿意像倪若水那样只顾自己欣赏呢。

注释

迩臣:亲近的大臣。
均:都。
劳逸:劳作与休息。
方面:各自负责的领域。
乃:就。
毗倚:互相依赖。
细人:地位低微的人。
怙:依仗。
权宠:权势和恩宠。
补外:被调到外地任职。
习:视为。
耻:耻辱。
馀杭:余杭(古代地名,今浙江杭州)。
股肱郡:重要的州郡,比喻得力助手。
湖山:山水。
真信美:确实美丽。
意雅:心意高雅。
望之:向往。
肯:愿意。
效:效仿。
倪若水:倪若水,古人,这里可能指不愿独享美景的人。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表达对朋友怀念之情的古典诗歌。诗人通过对杭州山水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高洁的情操和深厚的情谊。

"迩臣均劳逸,方面乃毗倚"两句,表现了一种闲适自得、心态平和的生活状态。"细人怙权宠,补外习为耻"则表明诗人对于世俗功名利禄持有清醒的认识,不愿意为了虚荣而去追求那些不值一提的东西。

"馀杭股肱郡,湖山真信美"两句,是对杭州风光的赞美。"馀杭"指的是西湖边上的雷峰塔和宝石山之间的那片水域,而"股肱"则是形容山势舒展如臂膊,显示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意雅如望之,肯效倪若水"则是在表达诗人的高雅情操,以及他愿意像古代圣贤一样,去追寻那份超然物外的情境。"倪若水"出自《庄子》,形容心灵的清澈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深厚的情谊,是一篇融合了自然美与个人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其十一)

吴越控岛夷,东南一都会。

淫风旧倡靡,懦俗无慷慨。

除弊在躬行,报政可立待。

类非俗吏能,千龄树遗爱。

形式: 古风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其十)

先生如蓍龟,万事可告犹。

勋业轻黄屋,得贤方解忧。

念昔汇征日,民瘼庶有瘳。

莫赋归去来,衮衣或能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其九)

公去吾道辱,公来吾道荣。

生民系休戚,国势随重轻。

先生如九鼎,坐折奸宄萌。

天如欲平治,用舍若为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其八)

造物虽茫茫,至人自嚣嚣。

虽稽具瞻意,欲全千仞高。

富贵一敝屣,功名两鸿毛。

独知退为乐,可怜夸者劳。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