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鸢

晚来天气好,散步中门前。

门前何所有,偶睹犬与鸢。

鸢饱凌风飞,犬暖向日眠。

腹舒稳贴地,翅凝高摩天。

上无罗弋忧,下无羁锁牵。

见彼物遂性,我亦心适然。

心适复何为,一咏逍遥篇。

此仍著于适,尚未能忘言。

形式: 古风

翻译

傍晚时分天气晴好,我在门前悠闲散步。
门前有什么景象?偶然看见一只鹰和一条狗。
鹰饱食后乘风飞翔,狗则在温暖的阳光下打盹。
鹰舒展着翅膀平稳地贴地,翅尖仿佛要触到天空。
鹰没有罗网之忧,狗也没有束缚之困。
看到它们顺应天性生活,我也感到心情舒畅。
心满意足还要做什么呢,吟咏一首逍遥诗篇。
这仍然执着于舒适,还未达到无言的境界。

注释

晚来:傍晚时分。
天气好:气候宜人。
偶睹:偶然看见。
鸢:鹰,一种猛禽。
凌风飞:迎风飞翔。
犬暖:狗在温暖的地方。
向日眠:面向太阳打盹。
腹舒:肚子舒服。
稳贴地:安稳地趴在地上。
翅凝:翅膀静止不动。
罗弋:指捕鸟的罗网和弋箭。
羁锁:枷锁,比喻束缚。
物遂性:事物顺其自然的本性。
心适然:心情舒畅。
逍遥篇:逍遥,这里指《庄子·逍遥游》一篇,寓意自由自在。
著于适:执着于舒适的状态。
忘言:超越言语的境界,即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境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美好天气中散步时的所见所感。诗人在门前偶然看到一幅犬与鸢(一种大鸟)的景象,表现出自然界生命各得其所、自由自在的情态。鸢饱餐后凌空飞翔,犬则温暖地向阳而眠,分别展现了它们的生存状态和对环境的适应。

诗人通过观察这些自然物象,感受到了它们无忧无虑、遂性而生的状态。这也激发了诗人的情感,让他感到心灵上的满足与喜悦。最后,诗人提及自己心境的舒畅,并随手写下这首散文般的诗篇,流露出一份对自然、生命和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纷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王夫子

王夫子,送君为一尉,东南三千五百里。

道途虽远位虽卑,月俸犹堪活妻子。

男儿口读古人书,束带敛手来从事。

近将徇禄给一家,远则行道佐时理。

行道佐时须待命,委身下位无为耻。

命苟未来且求食,官无卑高及远迩。

男儿上既未能济天下,下又不至饥寒死。

吾观九品至一品,其间气味都相似。

紫绶朱绂青布衫,颜色不同而已矣。

王夫子,别有一事欲劝君,遇酒逢春且欢喜。

形式: 古风

见萧侍御忆旧山草堂诗因以继和

琢玉以为架,缀珠以为笼。

玉架绊野鹤,珠笼锁冥鸿。

鸿思云外天,鹤忆松上风。

珠玉信为美,鸟不恋其中。

台中萧侍御,心与鸿鹤同。

晚起慵冠豸,闲行厌避骢。

昨见忆山诗,诗思浩无穷。

归梦杳何处,旧居茫水东。

秋闲杉桂林,春老芝朮丛。

自云别山后,离抱常忡忡。

衣绣非不荣,持宪非不雄。

所乐不在此,怅望草堂空。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邓州路中作

萧萧谁家村,秋梨叶半坼。

漠漠谁家园,秋韭花初白。

路逢故里物,使我嗟行役。

不归渭北村,又作江南客。

去乡徒自苦,济世终无益。

自问波上萍,何如涧中石。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邓鲂张彻落第

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

寒松无妖花,枝下无人行。

春风十二街,轩骑不暂停。

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

众目悦芳艳,松独守其贞。

众耳喜郑卫,琴亦不改声。

怀哉二夫子,念此无自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