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公安赴举

行子冠上尘,梁宋道傍土。

尘逐冠敝损,人来还复去。

马蹄日月长,踏尽西北路。

近者何纷纷,姿状颇秀举。

传言天子诏,士得四方赴。

来如鹊翅翻,去若蝇头聚。

市儿屈指计,过百日未暮。

昔周方盛时,得士才十数。

唐虞此为盛,中复容女妇。

昔何称才难,今也宁异趣。

但恐所取异,今古殊尺度。

夫君乃高才,久有及物虑。

今又奋绝去,挺拔欲自树。

余穷非所知,久有山林素。

但无百亩粟,乃就群才赋。

仕道得亦嗟,困穷失为惧。

二者各有命,予亦何所与。

形式: 古风

翻译

行子头上积满尘土,像是梁宋路边的泥土。
尘土随着破旧的帽子磨损,行人来了又走。
马蹄踏遍西北漫长的路途,日月如梭。
近处的人们纷至沓来,姿态出众且举止优雅。
传闻天子下诏书,各地士子纷纷赶来应召。
他们来时像喜鹊展翅,离去时像苍蝇聚集。
市井之人计算着日子,一百天过去仍未结束。
昔日周朝兴盛时期,仅得数十位贤士。
唐虞时代人才鼎盛,女子也能参与其中。
过去曾感叹人才难得,如今情况是否不同。
只担心选拔标准各异,古今衡量尺度大相径庭。
您的才华出众,长久以来就有济世之志。
如今您再次奋发离开,意欲独立树立自己的形象。
我身处困境不甚了解,向来向往山林生活。
只是没有百亩良田,只能加入众人争夺功名。
仕途之路有时值得庆幸,但困厄贫穷令人忧虑。
这两者各有定数,我又能插手什么呢?

注释

行子:远行的人。
梁宋:古代地名,泛指中原地区。
尘逐冠敝:尘土附着在破旧的帽子上。
士得四方赴:各地的士人接到命令前来。
市儿:市井之人。
昔周:过去的周朝。
唐虞:唐尧和虞舜,古代盛世的象征。
女妇:此处泛指女子。
才难:人才难得。
异趣:不同的追求或标准。
挺拔:直立,此处形容自立自强。
山林素:隐居山林的生活理想。
百亩粟:大片农田,象征富足生活。
仕道:仕途,做官的道路。
困穷:困厄贫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时士子奔波于科举之途,怀才不遇的艰辛与无奈。开篇即以“行子冠上尘”、“梁宋道傍土”勾勒出一幅学子赶考之景,随后“尘逐冠敝损,人来还复去”则透露出士子们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以及对科举成功与否的渴望。

"马蹄日月长,踏尽西北路"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考生们为了追求学问和功名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接下来的“近者何纷纷,姿状颇秀举”则展示了士子们在科举中的表现和才华。

紧接着,“传言天子诏,士得四方赴”一句,说明了朝廷对人才的重视与召集,而“来如鹊翅翻,去若蝇头聚”则描绘出士子们前来应试的热闹场面。

"市儿屈指计,过百日未暮"表达了时光匆匆,人们对科举成功的迫切期盼。随后,“昔周方盛时,得士才十数”及“唐虞此为盛,中复容女妇”,则是对古代选拔人才制度的回忆和赞叹。

诗人通过“昔何称才难,今也宁异趣”一句,抒发了对当时科举取士标准改变的感慨。而“但恐所取异,今古殊尺度”则表达了对选拔标准变化可能带来的担忧。

在接下来的部分,“夫君乃高才,久有及物虑。 今又奋绝去,挺拔欲自树”,诗人赞美李公安的才能,并对其决心追求学问与功名表示欣赏和支持。

最后,“余穷非所知,久有山林素。但无百亩粟,乃就群才赋。仕道得亦嗟,困穷失为惧。二者各有命,予亦何所与”则表达了诗人自身的处境和感受,以及对于科举之路的迷茫和无奈。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士子科举生活的描写,反映出古代选拔人才的严峻与复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才的尊重与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送李廷尉濠梁

直道无适可,小官真漫论。

夫君自行义,而我更何言。

独柱难为力,横流不奈浑。

此心持送子,饮泪当前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崔伯易归高邮

山头乔木长山高,山下泉深没榜篙。

春牛毕耕已闲暇,春马还有人游遨。

田中青旗署沽酒,道上双孙扶白毛。

子有归资好来比,我方飘泊可嗟劳。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送曹杜赴试礼部

霜风琅琅鸣鼓鼙,鸟寒夜噪树折枝。

居者不出行者归,厩马解衔车弃脂。

长河夜冰船就维,百贾晏起朝闭扉。

为问当今行者谁,出门千里到何时。

母送拊背父叹嘻,儿惜欲去哭挽衣。

上马反顾纷涕洟,非所愿欲去何为。

家虽有田丰岁稀,所得偿公不及私。

况望膻芗事庭闱,结发从学今十期。

始自有志徇孔姬,岂愿从世成依违。

高堂华发纡素丝,暮年待子为光辉。

望我日久莫报之,苟得一笑辱弗辞。

况望三釜家无饥,吾于二子久所知。

怪其才高所就卑,今乃语此诚可思。

近闻天子变典彝,欲拨旧况收新奇。

子行出仕适其期,骅骝得路无衔羁。

罢酒行矣无自迟,去取天宠酬亲慈。

形式: 古风

送黄任道歌(其一)

吾门之达兮,尔可款以入兮。

进之不时兮,吾岂不尔待兮。

何后未至兮,前已过之。来犹有望兮,去何胜追。

俯吾著而即兮况堂若室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