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伯农还鹿角山

今我不乐游四方,夙昔已具浮海航。

十年点化鸥心性,一生正坐虎文章。

海山未必尽佳处,往与蜑子收渔梁。

梦中了了说吴楚,山川如掌今羊肠。

读书南邻索槟榔,原头污邪豚酒香。

何时摄衣上公堂,蛤蜊含浆鱼尾黄,客从南来勤寄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如今我无心游历天下各地,早有出海航行的准备。
十年间修炼心境如鸥鸟般自由,一生致力于写作,如同猛虎下山般雄壮。
大海和山峦不一定都是最美的地方,我常去与蜑人一起收网捕鱼。
在梦中清晰地讲述吴越之地的故事,眼前山水仿佛细小如掌,道路曲折如羊肠。
向南边的邻居借书,他们煮着槟榔,田野上传来猪酒的香气。
何时能穿上官服走上公堂,那时海鲜如蛤蜊含浆,鱼尾金黄,期待来自南方的朋友频繁寄送这些美味。

注释

游四方:游历天下。
夙昔:早先,从前。
浮海航:出海航行。
点化:修炼,提升。
鸥心性:像鸥鸟般自由的心境。
虎文章:比喻雄壮的写作。
蜑子:海边的渔民。
渔梁:捕鱼的码头或堤坝。
吴楚:古代中国地区名,泛指江南一带。
羊肠:形容道路曲折。
南邻:南方的邻居。
槟榔:热带植物果实,常用于社交。
污邪豚酒:乡村的猪酒,可能带点泥土味。
摄衣:整理衣服,准备出门。
蛤蜊含浆:形容蛤蜊鲜美多汁。
勤寄将:频繁寄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敖陶孙的《送林伯农还鹿角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林伯农还乡的祝福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首句“今我不乐游四方”流露出诗人对远方游历的感慨,而“夙昔已具浮海航”则暗示了友人曾有过壮志豪情。接下来的“十年点化鸥心性,一生正坐虎文章”两句,通过比喻,赞美了林伯农的品格和才华,如鸥鸟般自由自在,如猛虎般威猛有文采。

“海山未必尽佳处,往与蜑子收渔梁”描绘了海边的生活场景,暗示了友人对渔村生活的熟悉和喜爱。“梦中了了说吴楚,山川如掌今羊肠”则通过梦境,想象友人在家乡畅谈往事,对故乡山水的记忆清晰如掌,道路却似羊肠小道曲折。

“读书南邻索槟榔,原头污邪豚酒香”写出了友人读书时的惬意,以及乡间淳朴的风俗。“何时摄衣上公堂”表达了对友人未来仕途的期待,希望他能早日施展抱负。“蛤蜊含浆鱼尾黄,客从南来勤寄将”以美食为结,寓意深情厚谊,期待友人能常常寄来南方的特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既展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寓含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怀念。

收录诗词(160)

敖陶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袁席之挈家之任

神龙不池拘,威凤非笼驯。

自我交袁君,愁见地上人。

一官固儿嬉,君视真埃尘。

去如下鞲鹰,来即释峤云。

相从复几时,孰老西湖春。

门前乌桕花,颇怪乌来频。

问知八九雏,翅短青尚新。

感君携孥行,道路嗟良勤。

念子春秋学,当重博士茵。

胡为簿馀干,折腰五斗陈。

祭河先恶池,小大则有伦。

细意事朱墨,凡例实要津。

赠言吾岂敢,辄献所食芹。

惟时风雨交,涂潦埋车轮。

十年上饶路,梦中说悲辛。

黄泥漫塘坡,鸣鼍舞渊沦。

赠子方竹筇,副以白纻巾。

筇方嚇鬼蜮,巾白来祗神。

意气得人命,杯酒聊慇勤。

上马莫回头,慎勿愁我贫。

亦莫作怪事,祭灶通比邻。

形式: 古风

借山谷后山诗编于刘宜之司户因书所见呈宜之兄弟

拾遣诗视孔子道,豫章配孟颜后山。

自馀众作等别派,彪虥狸豹虎一斑。

我修直笔公万世,议论不到甘嘲讪。

中间杜老饶寒饿,陈也绝荤黄尚可。

天公雠施略相当,一字而贫更怜我。

去年臞庵太荒凉,釜中得鱼雷隐床。

了知诗祟力排摈,谁言锢疾蟠膏肓。

刘郎食饱嗜昌歜,又一过目思手揽。

编诗更著顾痴笔,字字可丹藏石䃭。

知君疗病我益病,心手相忘还展咏。

百年长病可得辞,两翁落唾皆可敬。

忽云身后无知音,此诗百变无邪心。

候虫时鸟足感耳,我思正在南风琴。

谁能首涂追四始,以经夹毂骚驾轨。

意所不快鞭曹刘,此时折汝一寸箠。

长安市上逢联璧,人持一箭与我直。

请君了却三万轴,再见坐我床下客。

形式: 古风

凄其岁晚不胜乡国坟墓之情再得四篇赠宗之毋以示他人也(其二)

重趼踏九州,一源贯九流。

岁晚天报子,兹楼敛其秋。

正西苍龙尾,下掉白鹭洲。

旁人为我叹,污渎横吞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凄其岁晚不胜乡国坟墓之情再得四篇赠宗之毋以示他人也(其四)

昔我宦南海,宾友日击鲜。

今来童市归,掌肉分乌鸢。

旅食何足校,苦望双旌烟。

愿为墓户家,毋为地行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