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六首(其三)

赤羽遥传越,黄霾近接吴。

夷歌分鼓吹,野哭散蘼芜。

日落江流急,天高海气孤。

中原有廉颇,尔辈敢长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的紧张氛围与辽阔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以及对当前战局的深刻洞察。

首联“赤羽遥传越,黄霾近接吴”以“赤羽”和“黄霾”象征战争的烽火与烟尘,分别指向南方的越地和北方的吴地,暗示了战争的蔓延与战火的逼近。通过“遥传”与“近接”的对比,突出了战争的紧迫性和地域的广阔性。

颔联“夷歌分鼓吹,野哭散蘼芜”描绘了战乱中的人间哀歌与自然界的反应。夷歌代表了普通百姓在战乱中的悲鸣,与军中的鼓声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战争对社会秩序的破坏。而“野哭散蘼芜”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战争对环境的影响,蘼芜(一种草本植物)的凋零象征着生机的丧失。

颈联“日落江流急,天高海气孤”进一步渲染了战时的凄凉景象。日落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是战争可能带来的黑暗时刻;江流急则暗示了局势的紧迫与动荡;天高海气孤则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中孤独感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战争中孤立无援的士兵们的同情。

尾联“中原有廉颇,尔辈敢长驱”引用了历史典故,廉颇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将领,后人常以此比喻有才能的将领。诗人在此处借廉颇之名,表达了对当前将领能力的质疑,暗含对战争策略与指挥的反思。同时,“尔辈敢长驱”也体现了诗人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以及对英雄主义的颂扬和对和平的向往。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即事六首(其四)

虏骑纵横甚,将军转斗频。

两间迷白昼,万象失黄尘。

江海遂流血,弓裘岂着身。

招魂谁与赋,酒泪寄青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即事六首(其五)

华夏翻连寇,江淮遂苦兵。

鲸鲵杨子渡,日月棘门营。

侠气荆卿剑,雄心汉吏缨。

尔曹何足虑,流涕此苍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即事六首(其六)

坐叹兵机失,兼忧国计存。

干戈在淮海,消息已乾坤。

授钺曾诸将,宵衣独至尊。

定知哀痛诏,早晚下江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寄子与明卿元美三子二首(其一)

同心久相失,羁思近何如。

星出窥龙剑,天长阻雁书。

满江纷甲鼓,落日泣樵渔。

祛住情兼苦,奚方定卜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