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华

绛跗渐坼,胜露井新开,那样颜色。

倦燕倚风,衔得余霞低拂。

怪他酽绿酣红,不似当年高格。

重唤起、罗浮翠禽,为换仙骨。徘徊使我心恻。

怕月屿星街误吟魄。正是恋春春去,剩蕊忺摘。

剧怜半面残妆,巧借黛螺描出。

芳意尽,明年再看那得。

形式:

鉴赏

这首《露华》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金兆蕃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儿凋零的景象,蕴含着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之情。

“绛跗渐坼,胜露井新开”,开篇以“绛跗”(指花朵)渐次绽放,与新露井的开放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然而,“胜露井新开”之后的转折,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倦燕倚风,衔得余霞低拂”,倦鸟依风而栖,似乎在低低地拂过残霞,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怪他酽绿酣红,不似当年高格”,诗人对眼前花朵的颜色与当年相比,感到有些诧异和失望,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不满。

“重唤起、罗浮翠禽,为换仙骨”,此处运用了典故,借“罗浮翠禽”(传说中的仙鸟)之口,表达希望花朵能重新焕发生机的愿望,但“为换仙骨”又暗示了这种愿望可能难以实现。

“徘徊使我心恻”,诗人漫步其间,心中充满了悲伤与不舍,对即将逝去的美好事物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怕月屿星街误吟魄”,诗人担心自己在月光下的吟咏会被星辰错解,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

“正是恋春春去,剩蕊忺摘”,春天即将离去,花朵虽已凋零,但仍有人喜爱其残存的美丽,愿意采摘留住这份记忆。

“剧怜半面残妆,巧借黛螺描出”,诗人对残花的美丽赞叹不已,甚至想象着用黛螺(古代女子化妆用的黑色颜料)来描绘其半面妆容,以此寄托对美的追忆与怀念。

“芳意尽,明年再看那得”,最后,诗人感慨花香已逝,明年是否还能再次见到这般美景,充满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命、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33)

金兆蕃(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冰蚕词有此调咏水车,体物致工。川滇溪峡间车以风运,因念江乡旸雨不时,人牛并力,田家作苦,宜有以劳其艰难。更为赋此

江村布谷声中,陌头呕轧遥相和。

乌犍捩角,同辛共苦,走盘转磨。

龙骨翻翻,鱼鳞淰淰,云筛烟簸。

看回环往复,方轮急驶,喧竹外,斜阳堕。

忙煞晴占雨课。

盼黄云、万花齐睡,尽伊俯仰,渠侬不惜,芒鞋踏破。

芦溆中渟,柳塘外溢,亭平聊可。

料应待、水落秋深,呼倦牧,低棚坐。

形式:

渡江云.题夏闰枝天一检书图

石渠书遍读,一麾江海,深拥五骅骝。

日湖春柳短,玉轴牙签,人在最高楼。

晁家新记,万琳琅、天假雕锼。

堂上有、敕题飞白,佳气五云浮。夷犹。

风漪萍散,雨陌花残,溯前尘回首。

何况是、长恩谶别,脉望萦愁。

痴龙憖舍琅嬛去,讶断鸿、雪化泥留。

空展画,沧桑剩泪难收。

形式:

瑞鹤仙.题章式之同年四当斋勘书图。时式之笺证读书敏求记,方写定

一廛栖万玉。仗深护幽兰,春温空谷。乡山画中绿。

慰倦旅心情,小窗横幅。精庐云覆。

耿寒灯、谁窥夜读。

叹承平、向巩风流,坐拥石渠天绿。遐嘱。

丹研铅注,万遍摩挲,郡斋新录。百年芳躅。

芸欲烬,得君续。

笑当时料理,鼲裘银饼,枉自钞胥暗属。

伫归帆、珍箧藏山,抚松倚竹。

形式:

秋霁.用史达祖韵

秋老亭皋,讶怨涧惭林,又减颜色。

水咽津桥,石殷栈路,暮寒杜鹃无力。劲飙未息。

翠微亦敛长眉碧。忆故国。空剩酒醒,裘敝浪游客。

尘影尚在,暗掷苍茫,种桑高原,如此寥寂。

夜将晨、绳横斗落,孤星低隐片云白。

谁唤渡河行未得。

只自魂断,凄绝倦旅心情,听猿江峡,度鸿霜驿。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