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墨离海奉怀敦煌知己

朝行傍海涯,暮宿幕为家。

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

戎俗途将近,知音道已赊。

回瞻云岭外,挥涕独咨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早晨行走在海边崖旁,傍晚则以帐篷为家。
群山之中只见皑皑白雪,广袤大地铺满了黄沙。
异族风俗之地即将到达,知心朋友却相隔遥远。
回头远望云雾缭绕的山岭之外,独自挥泪感慨叹息。

注释

朝行:早晨行走。
傍海涯:靠近海边的悬崖。
暮宿:傍晚住宿。
幕为家:把帐篷当作家。
千山:众多的山。
空皓雪:满是洁白的雪。
万里:极远的距离。
尽黄沙:全是黄沙覆盖。
戎俗:异族的风俗。
途将近:即将到达的路上。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的朋友。
道已赊:道路已经遥远。
回瞻:回头远望。
云岭外:云雾笼罩的山岭之外。
挥涕:挥洒泪水。
独咨嗟:独自感慨叹息。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边塞之地的孤独与思念。开篇"朝行傍海涯,暮宿幕为家"两句,写出了旅人日出而行、夜宿帐幔的情景,反映了他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也隐含着对家的渴望。

接着"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旅途中的孤寂与辽阔。这里的“千山”和“万里”,不仅是数量上的夸张,更是对旅人心境的一种映射。

"戎俗途将近,知音道已赊"一句,则透露出旅人即将到达边塞地区,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能够遇见懂得他心意之人的期待与渴望。这里的“戎俗”,通常指的是军事或是边疆的民众;“知音”则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词汇,意味着能理解和共鸣的人。

最后"回瞻云岭外,挥涕独咨嗟",旅人在望向远方时,不禁潸然泪下。这一幕既展示了他对故土、亲人的深情,也反映出边塞生活的孤独和凄凉。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相结合的手法,勾勒出了一个漂泊在外、心怀故乡与知己的旅人形象。

收录诗词(247)

佚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困中登山

戎庭闷且闲,谁复解愁颜。

步步或登岭,悠悠时往还。

野禽噪河曲,村犬吠林间。

西北望君处,踌踷日暝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青海卧疾之作(其一)

数日穹庐卧疾时,百方投药力将微。

惊魂漫漫迷山际,怯魄悠悠傍海涯。

旋知命与浮云合,可叹身同朝露晞。

男儿到此须甘分,何假含啼枕上悲!

形式: 七言律诗

青海卧疾之作(其二)

邂逅遇迍蒙,人情讵见通?

昔时曾虎步,即日似禽笼。

有命如朝露,天依类断蓬。

缅怀知我者,荣辱杳难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青海望敦煌之作

西北指流沙,东南路转遐。

独晴留海畔,归望阻天涯。

九夏呈芳草,三时有雪花。

未能刷羽去,空此羡城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