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卧疾之作(其一)

数日穹庐卧疾时,百方投药力将微。

惊魂漫漫迷山际,怯魄悠悠傍海涯。

旋知命与浮云合,可叹身同朝露晞。

男儿到此须甘分,何假含啼枕上悲!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连续几天在蒙古包中病倒,尝试了各种药物但效果渐弱。
惊慌失措的灵魂在山边徘徊,虚弱的精神在海边游荡。
很快意识到命运如同浮云般变幻无常,可悲的是身体像早晨的露水般迅速消逝。
男人到了这种地步应坦然接受命运,何必在床上含泪悲伤呢!

注释

数日:连续几天。
穹庐:这里指蒙古包,代指居住的地方。
卧疾:病倒在床上。
百方:很多种。
投药:服用药物。
力将微:药效渐渐减弱。
惊魂:受惊吓的灵魂,此处指心情极度不安。
漫漫:形容时间或空间的漫长无际。
迷山际:在山边迷茫徘徊。
怯魄:胆怯的灵魂,指精神状态不佳。
悠悠:形容时间久远或悠闲的样子,这里指持续的状态。
傍海涯:靠近海边。
旋知:很快知道,随即明白。
命与浮云合:命运像浮云一样变化莫测。
可叹:令人叹息,可惜。
身同朝露晞:身体像早晨的露水一样容易消失,比喻生命短暂。
男儿:男子汉,有志气的男人。
到此:到了这种境地。
须甘分:必须甘心接受自己的命运。
何假:何必。
含啼:含着眼泪。
枕上悲:在床上悲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青海地区卧病时的感慨与思考。"数日穹庐卧疾时,百方投药力将微"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居住在高原上的医疗条件艰苦,尽管尝试各种药物,但效果甚微。"惊魂漫漫迷山际,怯魄悠悠傍海涯"则形象地描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因病痛而受到惊吓和恐惧,这种情绪如同迷失在大山之间,又仿佛飘渺于辽阔的海边。

接着,"旋知命与浮云合,可叹身同朝露晞"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他将自己的命运比作轻薄如云,与自然界中的变化相呼应,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就像晨露一样脆弱易逝。

最后,"男儿到此须甘分,何假含啼枕上悲"则是诗人对自我的勉励,鼓舞自己在面对困境时要有勇气,要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而不必在床头抱着悲伤的情绪。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病中感受,表达了对于生命、时间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古代文人特有的哲理与情操。

收录诗词(247)

佚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青海卧疾之作(其二)

邂逅遇迍蒙,人情讵见通?

昔时曾虎步,即日似禽笼。

有命如朝露,天依类断蓬。

缅怀知我者,荣辱杳难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青海望敦煌之作

西北指流沙,东南路转遐。

独晴留海畔,归望阻天涯。

九夏呈芳草,三时有雪花。

未能刷羽去,空此羡城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非所寄王都护姨夫

敦煌数度访来人,握手千回问懿亲。

蓬转已闻过海畔,莎居见说傍河津。

戎庭事事皆违意,虏口朝朝计苦辛。

缧绁傥逢恩降日,宿心言豁在他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临水闻雁

□来临水吊愁容,忽睹愁容泪满胸。

肝胆隳离凡几度,云山阻隔况千重。

心殊语异情难识,东步西驰意不从。

羁绁祇今肠自断,更闻哀雁叫噰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