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两会事戏寄刁景纯学士

东家红梅开出墙,墙西女儿学新妆。

春风引客白日长,天河绿水浮鸳鸯。

摘花赠渠到渠处,更问鸳鸯寄声去。

昨日吴郎坐上时,袖中小字鸳鸯付。

酒虽入唇不能醉,醉得人心是朝暮。

朝愁衾枕旧薰香,暮愁霰雪飘如絮。

听他双韵舞伊州,舞彻夭妍不转头。

众人笑语曾不语,肠作车轮一万周。

屈节请还无甚愧,当时麈尾自驱牛。

形式: 古风

翻译

东家的红梅探出墙头,墙西的女孩正在学着新妆。
春风引领客人度过漫长白日,银河绿水间鸳鸯戏水。
摘下花朵赠予她,又询问鸳鸯能否代为传话。
昨日吴郎在座时,将写有鸳鸯的小字放入他的衣袖。
酒虽入口却无法让我沉醉,真正让我醉的是朝朝暮暮的思念。
早晨醒来,枕头上的余香唤起愁绪;傍晚,雪花纷飞如同棉絮般增添忧愁。
倾听那双韵律的伊州曲,舞动中她美艳动人,不愿回首。
众人欢笑,她却默默无言,心如车轮转动千万圈。
我屈服于情感,无愧于心,那时不过是尘世间的俗事,如同用麈尾驱赶牛群。

注释

红梅:盛开的梅花。
女儿:年轻的女子。
引客:引导客人欣赏。
鸳鸯:象征爱情的鸟儿。
吴郎:指某位男士。
小字:小诗或信笺。
朝暮:形容时间的流逝。
霰雪:细小的雪粒。
伊州:古代乐曲名。
麈尾:古人用以驱赶蚊蝇的工具,这里比喻日常琐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闺中风情图。首句“东家红梅开出墙”,以红梅开墙象征春天的到来,也暗示了墙后女子的生活气息。次句“墙西女儿学新妆”,写出少女们在春光中精心打扮的情景,流露出青春活力。

“春风引客白日长”描绘出春风吹拂下,时光仿佛变得悠长,为接下来的场景提供了背景。“天河绿水浮鸳鸯”则以鸳鸯戏水象征着爱情与和谐,增添了浪漫气氛。摘花赠人的情节,传递出少女们对爱情的期待和羞涩。

“昨日吴郎坐上时,袖中小字鸳鸯付”回忆起前一天的聚会,女子将绣有鸳鸯的小字赠予心上人,表达了深深的情感寄托。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酒虽入唇不能醉,醉得人心是朝暮”,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即使饮酒也无法替代心中的情感。

“朝愁衾枕旧薰香,暮愁霰雪飘如絮”写出了女子因思念而产生的愁绪,如同朝夕的香气和傍晚的雪花般绵延不断。最后两句“听他双韵舞伊州,舞彻夭妍不转头”,通过女子倾听爱人的琴声,形象地描绘了她沉浸在音乐中的痴情模样,以及周围人们的笑声与她的沉默形成对比。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期待、追求和深沉的思念,以及她内心的细腻情感世界,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梅尧臣的诗歌语言简洁,意境优美,体现了宋词婉约的一面。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哀马

瘠彼单于马,赠我信都侯。

信都恶顽恶,不使服车辀。

我从南土归,涉河假扁舟。

将趋未央朝,无乘谁可求。

信都固朋义,百乏能以周。

遗此燕山骏,买鞯安辔头。

朝斩一束刍,夕煮一盎麰。

渐平峥嵘骨,幸骑历冬秋。

自春锁礼闱,既出被轻囚。

饱秣不复驾,狂跃如生虬。

更番一老卒,湔刷常预愁。

前欲往城东,始跨人立侔。

首落而尾掷,衰躯几坠投。

迩者将赎金,行当谒冕旒。

私呼贵邻兵,言调变驯柔。

晨往及暮还,踣地气不收。

彼兵隶天厩,国马皆仰驺。

其能量马力,国马安得稠。

以吾穷使然,尔能亦可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哀王孙

泗水赤龙将欲飞,瘦蛟在泥云未归。

冰茧煮灰寒水击,长大王孙抱饥色。

谁知适自下乡来,日昃可哀犹未食。

菰饭白浆持与君,王孙王孙何复云。

形式: 古风

哀石昌言舍人(其一)

朔日望颜色,衣冠朝帝阍。

西灵未生魄,东岱已收魂。

吊哭新居启,封题旧箧存。

善人吾不见,何可问乾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哀国子黄助教

儒者务欲博,诵说穷冬秋。

衣裙未及解,含珠以见求。

闽称黄夫子,常恐学不流。

有徒如浮萍,匝匝围刳舟。

聚书将万卷,载行无马牛。

去年来京师,满箧分寄投。

半在吴楚间,半入赵卫陬。

昨日大官荐,青袍变绨裘。

今朝为异物,寸禄与命雠。

独闻邯郸公,哀之使敛收。

曷其禀赋薄,安得被王侯。

旅殡欲焉托,定将葬何州。

生为四方游,死当不择丘。

岂必归故乡,万里过山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