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出塞》由明代诗人宗臣所作,描绘了边塞战场的壮阔景象与浓郁的战争氛围。
首联“青海传烽燧,黄沙入鼓鼙”,以青海烽火传递与黄沙弥漫的鼓声起笔,勾勒出边塞战场的紧张与激烈。青海烽燧象征着边防警报的传递,黄沙入鼓鼙则描绘了战鼓震天、尘沙飞扬的战场景象,营造出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氛围。
颔联“单于屯塞北,大将出辽西”,点明了敌我双方的动态。单于作为北方敌方首领的代称,屯兵于塞北,而大将则率军出征辽西,展现了战争的对峙与即将爆发的冲突。
颈联“落日胡笳惨,悲风汉马迷”,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凄凉与悲壮。落日下的胡笳声显得格外凄惨,悲风吹过,汉军的战马迷失方向,这一联不仅描绘了战场的环境,也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迷茫。
尾联“燕将有奇石,勒笔待君题”,以燕将欲刻奇石为题,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期待与敬仰。这里的“奇石”象征着不朽的功绩,而“勒笔待君题”则意味着等待后人的铭记与颂扬,体现了对英雄精神的传承与尊崇。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战场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悲壮,同时也蕴含了对英雄的赞美和对和平的渴望。宗臣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情境紧密结合,使得这首《出塞》成为一首既有气势又富含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