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折腰五斗自难堪,每为斯人食不甘。
赤地黄埃迷泽国,老龙饮血亦分甘。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春天等待春雨的艰辛情景。开篇“折腰五斗自难堪”表明农人因连续干旱而承受着沉重的劳作负担,五斗米的收成对他们来说已经十分勉强。紧接着,“每为斯人食不甘”则透露出即便是如此微薄的果实,也难以满足那些贪婪之人的胃口。
诗人随后转向自然景象,“赤地黄埃迷泽国”,形容大地因为干旱而变得赤红,尘土飞扬,使得整个国家都陷入了一片混沌之中。最后一句“老龙饮血亦分甘”则以老龙为喻,比喻那些权势者们即便是在这种自然灾害中也能找到他们的利益,从中获益。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农业社会对春雨的渴望,更深层次地批判了社会上食利者的贪婪以及权力阶级对资源的剥削。
不详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喜得青州好从事,共登毕卓拍浮船。
云烟已借一千日,山鸟不须惊醉眠。
破烟涵雨得春丛,想见当年老范公。
多病未须求茗草,此诗浑欲愈头风。
尽锄芳草春应怪,初种黄花秋未知。
花外种松松外竹,渐无蝴蝶到东篱。
更作天随求枸杞,试从子美觅黄精。
但知一饱轻方丈,不为秋毫要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