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道歌

北方正气名祛邪,东郊西应归中华。

离南为室坎为家,先凝白雪生黄芽。

黄河流驾紫河车,水精池产红莲花。

赤龙腾霄惊盘蛇,奼女含笑婴儿呀。

十二楼瞰灵泉䨟,华池玉液阴交加。

子驰午前无停差,三田聚宝真生涯。

龟精凤髓填谽谺,天地骇有鬼神嗟。

一丹休别内外砂,长修久饵须升遐。

肠中澄结无馀柤,俗骨变换颜如葩。

哀哉世人争齿牙,指伪为真正为哇。

轻肥甘美形骄奢,谲诡诈妄言矜誇。

游鱼在网兔在罝,一气顿尽犹呕哑。

馀生所托诚栖槎,九原枯髀如乱麻。

胡不断众如镆铘,空与利名交撑拿。

胡不腾踏如文騧,可惜贪爱相漫洿。

真心道意非不嘉,餐金闲暇非虚哗。

何须横议相疵瘕,众口并发鸣群鸦。

安知聚散同鱼虾,自缠如茧居如蜗。

日怀嗔喜甘笼笯,其去死地犹猎豭。

吾恨尔见有所遮,海波或至惊井蛙。

乌轮即晚蟾影斜,吾时俱睹超云霞。

形式: 古风

翻译

北方的正气名叫祛邪,东方和西方响应回归中华。
离卦象征南方,坎卦代表北方,白雪凝聚生出黄色的芽。
黄河驾驭着紫色的河车,水晶池中产出红色莲花。
赤龙腾空,震惊了盘曲的蛇,少女含笑,婴儿发出声音。
十二层楼俯瞰灵泉,华池中的玉液阴阳交融。
子时前行不停歇,三田聚集宝物,这是真正的生命状态。
龟精凤髓填充深渊,天地间惊动鬼神感叹。
修炼丹药不分内外砂,长久修炼才能升仙。
肠胃澄清无杂质,俗世之躯换新颜如花。
可悲啊,世人争斗不已,真假混淆。
追求轻浮奢华,欺诈虚伪夸耀。
鱼入网兔入陷阱,生命的气息瞬间消逝。
余生寄托,如同栖息在木筏上,死后骸骨如乱麻。
为何不超越众人,空与名利纠缠。
为何不奔腾如骏马,可惜贪爱蒙蔽了双眼。
真心诚意并非虚假,即使闲暇也非空谈。
无需横加指责,众口纷纭像一群乌鸦。
谁能理解聚散无常,就像鱼虾一样自我束缚。
每日怀抱喜怒,如同囚禁,接近死亡。
遗憾你的眼界受限,大海的波澜可能让你惊讶。
夜晚乌云下,月影西斜,我超越云霞看见这一切。

注释

祛邪:驱除邪恶。
中华:中国。
坎:八卦之一,象征北方。
黄芽:道教术语,指修炼的精华。
紫河车:道教中的神秘物质。
华池:神话中的仙池。
三田:人体内三个重要的能量中心。
餐金:道教修炼,比喻吸收天地精华。
疵瘕:毛病,缺点。
井蛙: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乌轮:月亮。
超云霞:超越世俗,达到仙境。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名为《辨道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诗表达个人修养与内心世界的作品。

北方正气名祛邪,东郊西应归中华。

这是开篇之句,"北方正气"象征着坚定不移的正义和道德,"祛邪"意指驱除世间的邪恶。"东郊西应"表达了一种呼应与归向,强调了作者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

离南为室坎为家,先凝白雪生黄芽。

这里的"离南"可能指的是离开尘世喧嚣,而"为室"则是修炼内丹之意。"先凝白雪生黄芽"则隐含了道教的修炼理念,即通过修炼将纯净的物质(白雪)转化为生命力(黄芽)。

黄河流驾紫河车,水精池产红莲花。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仙境般的景象。"黄河流驾紫河车"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天界交通,而"水精池产红莲花"则是对灵修环境的美好描述,水精池代表清净之地,红莲花则象征着高洁和圣洁。

赤龙腾霄惊盘蛇,奼女含笑婴儿呀。

这里的"赤龙腾霄"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神龙,象征着力量与活力。"惊盘蛇"则可能是对修炼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的比喻。而"奼女含笑婴儿"则表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心境平和的状态。

十二楼瞰灵泉䨟,华池玉液阴交加。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道教修炼场所的景象。"十二楼"可能代表着十二个方面或层次的修炼,而"瞰灵泉"则是对内在真理的探寻。"华池玉液"描述了一种清澈纯净的境界,"阴交加"则隐含了阴阳调和之意。

子驰午前无停差,三田聚宝真生涯。

这里的"子驰午前"可能是指时间上的安排或修炼的时机。"无停差"表达了一种不间断的修行状态。而"三田聚宝"和"真生涯"则分别象征着道教中的三个重要层面:天、地、人,以及通过修炼达到真正生命力和智慧的境界。

龟精凤髓填谽谺,天地骇有鬼神嗟。

这两句诗中,"龟精凤髓"可能是对道教中长生不老、精神充沛状态的描绘。"填谽谺"则可能指的是通过修炼来增强生命力和智慧。而"天地骇有鬼神嗟"则表现了一种对于世间迷惑和恐惧的超脱态度。

一丹休别内外砂,长修久饵须升遐。

这里的"一丹"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内丹,即通过修炼生成的一种精神物质。"休别内外砂"则表达了一种对内在真理的追求和超越世间尘埃的愿望。而"长修久饵须升遐"则强调了修炼的持久性和必需达到更高层次的重要性。

肠中澄结无馀柤,俗骨变换颜如葩。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通过修炼达到的清净无为的状态。"肠中澄结"可能指的是内心世界的清澈,而"无馀柤"则是对物欲和杂念的超脱。而"俗骨变换颜如葩"则表现了一种通过修炼达到肉身变化、返老还童的境界。

哀哉世人争齿牙,指伪为真正为哇。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世人追求外在虚荣和物质享受的批评。"哀哉世人争齿牙"表现了一种对于世间纷争和无谓竞争的悲哀。而"指伪为真正为哇"则强调了对于真实和本真的追求。

轻肥甘美形骄奢,谲诡诈妄言矜誇。

这两句诗批判了一种沉迷于物质享受和虚假礼仪的生活态度。"轻肥甘美形骄奢"描述了这种生活的外在特征,而"谲诡诈妄言矜誇"则揭示了其中隐藏的虚伪和不真诚。

游鱼在网兔在罝,一气顿尽犹呕哑。

这两句诗用比喻手法,通过"游鱼在网"和"兔在罝"来形象地描述了一种被困境的状态。而"一气顿尽犹呕哑"则表现了面对这些困境时的一种无奈和挣扎。

馀生所托诚栖槎,九原枯髀如乱麻。

这两句诗中,"馀生所托"可能指的是生命的寄托或信任。而"诚栖槎"则表现了一种真诚不欺的心态。"九原枯髀如乱麻"则用来形容世间纷杂和无序。

胡不断众如镆铘,空与利名交撑拿。

这两句诗批判了世人对于名利的盲目追求。"胡不断"表达了一种持续不断的状态,而"众如镆铘"则是对这种追求的比喻描述。而"空与利名交撑拿"则揭示了其中的空虚和没有实质内容。

胡不腾踏如文騧, 可惜贪爱相漫洿。

这两句诗中,"胡不腾踏"可能是对超越世间束缚的呼唤。"如文騧"则可能指的是一种美好而有序的状态。而"可惜贪爱相漫洿"则表现了一种对于贪婪和物欲的哀叹。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对于世间纷争、虚伪和物质享受的批判,以及对于真实、纯净生命力的追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吴子野绝粒不睡,过作诗戏之,芝上人、陆道士皆和,予亦次其韵

聊为不死五通仙,终了无生一大缘。

独鹤有声知半夜,老蚕不食已三眠。

怜君解比人间梦,许我时逃醉后禅。

会与江山成故事,不妨诗酒乐新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二首(其一)

林行婆家初闭户,翟夫子舍尚留关。

连娟缺月黄昏后,缥缈新居紫翠间。

击闷岂无罗带水,割愁还有剑铓山。

中原北望无归日,邻火村舂自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二首(其二)

瓮间毕卓防偷酒,壁后匡衡不点灯。

待凿平江百尺井,要分清暑一壶冰。

佐卿恐是归来鹤,次律宁非过去僧。

他日莫寻王粲宅,梦中来往本何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和陶酬刘柴桑

红藷与紫芽,远插墙四周。

且放幽兰春,莫争霜菊秋。

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

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

一饱忘故山,不思马少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