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叔开南征

掺袂不胜情,犀舟击汰行。

倦游无万里,惜别有千名。

春草凄凄绿,江枫湛湛清。

金陵多丽景,此去属兰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挽着袖子,心中的情感难以承受,乘坐犀牛舟在水中划行。
长久的旅行已经疲惫,虽然没有走遍万里,但离别之情却深深牵动千百人的心。
春天的草地上,草木凄凉,一片翠绿;江边的枫树,叶子清澈如镜。
南京有许多美丽的景色,这次离去,我就像那兰成,满怀离愁。

注释

掺袂:挽袖子,表示亲近或悲伤的动作。
不胜情:难以承受的情感。
犀舟:犀牛舟,古代的一种装饰华丽的船。
击汰:击水,指划船。
倦游:疲于远游,形容旅途劳累。
万里:极言路途遥远。
惜别:依依惜别,舍不得离开。
春草凄凄:形容春天草木凄凉的样子。
湛湛清:形容水色清澈。
金陵:古称南京,今江苏省南京市。
多丽景:景色优美。
此去:这次离去。
属兰成:化用典故,兰成指南朝诗人庾信,后被贬往北方,此处借指诗人自己。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深情和不舍,以及对友人南征壮志美好的祝愿。

“掺袂不胜情”一句,形象地描绘出难以抑制的情感之重,"犀舟击汰行"则通过舟船行进的画面,传达了离别时的心情和行动的矛盾。

“倦游无万里,惜别有千名”表明诗人对远行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即便是短暂的分别,也如同长久的离别一般难以忘怀。

接下来的两句,“春草凄凄绿,江枫湛湛清”,通过鲜活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友情深重的感慨。这里的“春草”与“江枫”共同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情景。

最后,“金陵多丽景,此去属兰成”,诗人以金陵之美景作为送别,希望友人在未来的旅途中能有所成就。"此去"表达了对未来的一种期待,而“属兰成”则是对友人的殷切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沉的情谊和美好的祝愿,是一篇寄托着诗人深情的送别之作。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送张仲容赴杭州孙公辟

万屋相誇漆与丹,笑歌长在绮纨间。

綵船春戏城边水,画烛秋寻寺外山。

忆我屡随游客入,喜君今赴辟书还。

遥知曼倩威行久,赤笔应从到日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张宣义之官越幕二首(其二)

谁谓贵公子,乃如寒士家。

真宜举敦朴,已自胜浮华。

洲荻藏迷子,溪篁拥若耶。

相望只在眼,音问莫言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张宣义之官越幕二首(其一)

会稽游宦乡,海物错句章。

土润箭萌美,水甘茶串香。

今君诚暂屈,他日恐难忘。

唯有西兴渡,灵胥或怒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张卿致仕

子房筹策汉时功,身退超然慕赤松。

馀烈尚能开后世,高材今复继前踪。

执鞭始负平生愿,操几何知此地逢。

窃食一官惭未艾,绪言方赖赐从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