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唐子畏之九仙山祈梦

人生出处天难问,闻有灵山试扣之。

三月裹粮真不易,一生如梦复何疑。

天台雁荡归时路,秋月春风别后思。

我亦有疑烦致问,苍生帖息定何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未知命运的深刻思考。首联“人生出处天难问,闻有灵山试扣之”以疑问的口吻提出人生道路的不确定性,引出对灵山的探索,象征着对命运的探寻与追求。颔联“三月裹粮真不易,一生如梦复何疑”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艰辛与短暂,将人生比作一场梦,暗示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

颈联“天台雁荡归时路,秋月春风别后思”描绘了归途中的景色,通过自然景象的变换,寄托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尾联“我亦有疑烦致问,苍生帖息定何时”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安定的渴望以及对人生困惑的不解,体现了其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细腻的情感,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命运的不可知以及对社会和谐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歌风台

銮舆翠盖始东巡,隆准依然泗上身。

父老已非丰沛旧,尘埃谁识帝王真。

八千子弟空歌楚,百二河山竟去秦。

莫道四方须猛士,商山閒杀采芝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海塘谣

田于何所,靳公之塘。公今何在,我田我耕。

昔公未来,潮齧我堤。浩浩洪流,浸我稻畦。

公之来兮志何壮,稽天之浸身以障。

楗以木,填以壤,隐然长虹横海上。

潮安流,田有秋,温人饱饭卧且收。

靳公靳公胡不留。

稽山摧,潮水歇,靳公之名乃可灭。

形式: 古风

燕巢叹

燕燕兮于飞,深深兮重闱。

朝捲帘兮放燕出,暮捲帘兮待燕归。

朝朝暮暮兮燕无我违,胡然兮一旦燕惊飞而不下,怅巢是而人非。

万里兮乌衣,去此兮畴依。

岂无连云画栋兮,诚不忍其故栖。

松楸郁郁兮京口之垄,逝将衔泥兮相孝子而营冢。

形式: 古风

五月七日陪祀泰陵二首(其二)

万方争睹励精辰,便殿从容召对频。

凭几似闻宣末命,属车无复望清尘。

志存二帝三王上,恨掩青山碧涧漘。

天地有形谁画得,空然二纪厕朝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