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梁中截两山连,雪布寒飞几窍穿。
深凿却疑通禹穴,长流应不比潮泉。
崆峒影里分三峡,太极图中会百川。
神斧何年平石壁,新题许我得深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壮观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志向。
“一梁中截两山连”直观地表达了诗人所站立之处是两座高山的分界点,这里的一“梁”犹如天然的桥梁,将两山相连,形象强烈,给人以雄伟的感觉。
“雪布寒飞几窍穿”则描绘了一幅冬日的雪景。这里的“雪布”形容雪花纷纷扬扬,如同织物一般覆盖了整个世界,而“几窍穿”则暗示着即便是坚硬的岩石,也无法抵御这天寒地冻,透露出诗人对严冬景象的细腻感受。
接下来的“深凿却疑通禹穴,长流应不比潮泉”中,“深凿”指的是开凿山石,而“却疑通禹穴”则是说这种开凿犹如古人修建的禹穴(即大禹所造之水利工程)一般,显示了诗人对这自然景观的敬畏之心。同时,“长流应不比潮泉”表明,这里的溪流并非寻常的潮汐,它有着更为深远和恒久的特质。
“崆峒影里分三峡,太极图中会百川”这两句则是在诗人心目中构建了一幅宏大的山水画卷。其中,“崆峒影里分三峡”表达了诗人的视野之广阔,他仿佛能在这片区域看到那著名的三峡景观,而“太极图中会百川”则是在比喻,诗人心中的这片山水如同道家所讲的太极图,包罗万象,将所有江河汇聚其中。
最后,“神斧何年平石壁,新题许我得深镌”,“神斧”指的是传说中神仙手里的斧头,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对这山水之美的极度赞赏与渴望。而“何年平石壁”则是在询问,这种自然奇迹何时才能被世人所发现和欣赏。同时,“新题许我得深镌”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这岩壁上留下自己的印记,永恒地记录这份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自然力量与人类渴望之间关系的探讨,展现了一种超越常人的视野和情感。
不详
臣奸虽杜前朝失,国体终轻二子闲。
不使忠嘉传后世,祇将词翰许元颜。
腰刀首帕从军,戍楼独倚间凝眺。中原气象,狐居兔穴,暮烟残照。投笔书怀,枕戈待旦,陇西年少。欢光阴掣电,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调。
世变沧海成田,奈群生、几番惊扰。干戈烂漫,无时休息,凭谁驱扫。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
路入乱云堆,僧房四面开。
龟泉半泥滓,龙洞已尘埃。
漱竹浑忘醉,穿花浪费才。
何人题宝塔,千载仰崔嵬。
晚来无事理扁舟,唤起骚人漫浪愁。
过眼飞鸿三两字,淡烟寒日荻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