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偶成寄幕下诸公

旷朗高天净,蝉鸣江汉秋。

川晴山历历,身远意悠悠。

落日惨行子,长风欺弊裘。

郡楼今夜月,应从庾公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天空开阔而明亮,秋天的蝉鸣回荡在江汉之间。
江面晴朗,山峦清晰可见,随着身影远离,思绪也飘向远方。
夕阳下,孤独的旅人艰难前行,寒风吹透了破旧的衣袍。
今夜,郡城楼头的月光,想必会陪伴着庾公的灵魂出游。

注释

旷朗:开阔明亮。
高天:高空。
净:清澈。
蝉鸣:蝉叫声。
江汉:长江和汉水。
川:江河。
晴:晴朗。
历历:清晰可辨。
身远:身影远离。
意悠悠:思绪悠远。
落日:夕阳。
惨行子:艰难行走的人。
弊裘:破旧的皮衣。
郡楼:郡城楼。
今夜月:今晚的月光。
应:应该。
庾公:庾亮,古代官员,此处借指逝去的灵魂。
游:出游,灵魂的游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风光图。"旷朗高天净,蝉鸣江汉秋"一句,以高远清澈的天空为背景,蝉蜕鸣叫在江河两岸,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秋景。

接着"川晴山历历,身远意悠悠",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心境的开阔与情感的深远。这里的“川”和“山”构成了一种连续不断的画面,而“身远意悠悠”则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心旷神怡的情怀。

"落日惨行子,长风欺弊裘"一句,诗人在落日的背景下,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寒冷,以及对风的感受。这里的“惨”字用得很形象,传递出一种悲凉和凄清,而“欺弊裘”则是对长风侵袭衣衫的生动描写。

最后"郡楼今夜月,应从庾公游",诗人提到夜晚的郡楼之景,并提出要追随唐代诗人庾信(即庾公)的行迹去游历。这不仅是对古人的尊崇,也反映出诗人想要超越时空,寻求艺术灵感和心灵上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对于美好景致的欣赏与内心世界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高司业二首(其二)

旌头落尽少微明,追复成均雅颂声。

诏起儒宗高一代,礼隆师范表诸生。

拾遗柱史当螭立,润色纶言倚马成。

行把荷囊多献纳,要将文彩助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高司业二首(其一)

春浮花气拥门阑,星昴神嵩瑞世间。

一字梦灵通洛学,诸儒文弊隔贤关。

巨源淳德真金玉,吏部高名信斗山。

此去致君尧舜上,黑头卿相自朱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偶成寄致宏

为问边城客,经春复若何。

孤生宽意少,游子苦颜多。

青壁题诗处,澄潭载酒过。

塞垣风色恶,应忆旧云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宿归仁寺

精蓝置屋切云根,此地何从着世纷。

缥缈僧窗更临水,氛氲崖树欲参云。

青山细认千重叠,暮气徐观万里曛。

两岸虫鸣灯一点,舟人相语夜深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