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送化士》,作者为宋代僧人释慧空。诗中以洞山和尚和吉山禅师的形象为例,描绘了两位修行者的独特风格和禅修态度。
首句“洞山身如椰子大,不畜粒米与茎菜”,形象地比喻洞山和尚的豁达与清贫,他的心胸宽广如同椰子,生活简朴,不积存世俗之物。接下来,“无人烟处门打开,接待方来也奇怪”表达了他对来访者的开放接纳,即使在荒僻之地,也愿意以禅门之道待人。
“吉山从作山中主,只用十方菩萨子”赞美吉山禅师作为山中领袖,只依赖于四方来投靠的修行者,强调其修行的纯粹和对弟子的引导。后两句“二时钟鼓不曾亏,是汝持来还供汝”,意指吉山禅师严格遵循禅修的规矩,无论是早晚课诵,都不曾懈怠,且明白这些修行都是弟子们自持自供,体现了禅宗的自给自足。
最后两句“两翁同中具生杀,明眼高流试提拨”暗含禅机,指出两位禅师虽看似平淡,实则具有洞察生死、提点众生的智慧。“可中见得无少差,是谓能持吉山钵”则是对真正领悟禅道、能够传承禅宗精神的修行者的赞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禅语,展现了禅修生活的特性和禅师们的修为境界,富有哲理和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