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霁薄云飞,空庭竹影微。
愁随孤月起,别忆故人归。
秋老不闻雁,江寒早授衣。
远游非始愿,清梦绕柴扉。
这首诗《独坐》由清代诗人马春生所作,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静坐时内心的孤独与思绪的飘渺。
首句“雨霁薄云飞”,雨后天晴,薄云轻盈地在空中飘动,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空庭竹影微”一句,将视线转向庭院,竹子的影子在微弱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幽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
“愁随孤月起,别忆故人归。”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随着孤月升起,愁绪也随之而来,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远方的故人,对他们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这种情感的抒发,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思念。
“秋老不闻雁,江寒早授衣。”秋天已深,却未听到南迁的大雁,江水寒冷,诗人早早地穿上了冬衣。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单调,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
最后,“远游非始愿,清梦绕柴扉。”诗人感慨自己并非本愿离家远游,而是现实所迫。夜晚,他沉浸在清冷的梦境中,思绪回到了那扇熟悉的柴门,表达了对家乡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过往和未来的思考,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不详
万里吴山旧梦遥,九霄风定野烟消。
几经沙碛黄龙府,来看钱塘白马潮。
浪起何人能拔剑,途穷似我合吹箫。
月湖近海寒光积,终忆冰天夜渡辽。
汉武特雄俊,超然负大略。
身宅帝王居,旌旗四海薄。
立祠勤祷媚,岂陟礼衡霍。
浮江走浔阳,千里舳舻泊。
神怪当其前,威生相拿攫。
天子按剑怒,挽弓足霜锷。
一发惊浪恬,腥风瞥然著。
神力乃殊妙,天威非所度。
好事喜凿政,附会此台托。
石嵌附江滨,涛声天际落。
盛迹已云往,雄概独略约。
方士感宫闱,将军时绝幕。
英明替恭俭,纯美倏凋索。
登台豁俯仰,慷慨为斟酌。
高吟发长啸,蛟龙各潜壑。
十年尘土化缁衣,回首干戈任息机。
天上谪仙皆证果,海滨遗老更何归。
去时骨肉犹存否,此日家山果是非。
空尽难空真种子,蒲团座下不能违。
秦关闻道可泥封,满幅烟霞笔墨浓。
是处名山皆倚马,从知胜地擅雕龙。
苍崖恍惚希夷驻,紫气元教岱岳重。
读遍新诗三百首,江天何处觅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