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评事使蜀

劝酒不依巡,明朝万里人。

转江云栈细,近驿板桥新。

石冷啼猿影,松昏戏鹿尘。

少年为客好,况是益州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劝人饮酒不按顺序来,因为明天就要各自远行万里。
穿越江上的云雾和狭窄的栈道,临近驿站的板桥显得格外清新。
石壁寒冷中猿猴的影子带着啼声,松林幽暗里小鹿嬉戏扬起微尘。
年少时离家做客亦觉快意,更何况是在这益州的明媚春光里。

注释

劝酒:宴席上劝客人饮酒。
依巡:依照次序。
明朝:明天。
万里人:即将远行的人。
转江:绕过江流。
云栈:高耸入云的栈道。
近驿:接近驿站。
板桥新:新搭建的木板桥。
石冷:石壁因天气而感觉寒冷。
啼猿:哀啼的猿猴。
松昏:松林中的光线昏暗。
戏鹿尘:小鹿嬉戏扬起的尘土。
少年:年轻人。
为客:作客他乡。
好:令人愉快。
益州:古代地名,这里泛指四川地区。
春:春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踏上远行之际的情景,诗人以劝酒的方式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期盼。"劝酒不依巡,明朝万里人"两句表明诗人试图通过饮酒来挽留友人,但友人却坚持要在清晨启程,前往遥远的地方。

"转江云栈细,近驿板桥新"写出了友人的行程将穿越连绵的山川和新的桥梁,这些自然景观虽美,却也预示着旅途的艰辛和未知。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石冷啼猿影,松昏戏鹿尘"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诗人通过描写山石、猿猴、松林和鹿群之间微妙的情景,传达出一种淡远之情。

最后两句"少年为客好,况是益州春"表明对于年轻人来说,旅行是一种美好的经历,而在春天的益州(今四川一带)这样美丽的地方游历,更添几分风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旅途生活的无限憧憬。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送阿史那将军安西迎旧使灵榇

汉家都护边头没,旧将麻衣万里迎。

阴地背行山下火,风天错到碛西城。

单于送葬还垂泪,部曲招魂亦道名。

却入杜陵秋巷里,路人来去读铭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宫人入道

休梳丛鬓洗红妆,头戴芙蓉出未央。

弟子抄将歌遍叠,宫人分散舞衣裳。

问师初得经中字,入静犹烧内里香。

发愿蓬莱见王母,却归人世施仙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唐大夫罢节归山

年少平戎老学仙,表求骸骨乞生全。

不堪腰下悬金印,已向云西寄玉田。

旄节抱归官路上,公卿送到国门前。

人间鸡犬同时去,遥听笙歌隔水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振武张尚书

回天转地是将军,扶助春宫上五云。

抚背恩虽同骨肉,拥旄名未敌功勋。

尽收壮勇填兵数,不向蕃浑夺马群。

闲即单于台下猎,威声直到海西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