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迎春

晓见苍龙驾,东郊春已迎。

綵云天仗合,玄象太阶平。

佳气山川秀,和风政令行。

句陈霜骑肃,御道雨师清。

律向韶阳变,人随草木荣。

遥观上林树,今日遇迁莺。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清晨见到青龙旗飘扬,东方郊野春意已显现。
五彩祥云簇拥天子仪仗,天文景象象征着天下太平。
美好的气息弥漫山水之间,和煦的风推动着政令顺畅施行。
严整的骑兵队伍排列有序,皇帝的道路由雨师净化。
季节更迭,春至韶光,万物随草木一同繁荣。
远望上林苑的树木,今日有幸见到鸟儿迁徙。

注释

晓:清晨。
苍龙:古代象征皇权的神兽。
东郊:东方郊野。
春已迎:春天已经到来。
綵云:五彩祥云。
天仗:天子仪仗。
玄象:天文景象。
太阶平:天下太平。
佳气:吉祥之气。
政令行:政令畅通。
霜骑:严整的骑兵。
御道:皇帝的道路。
雨师:掌管雨水的神灵。
清:洁净。
律向:时节变化。
韶阳:春季。
草木荣:草木茂盛。
迁莺:鸟儿迁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宫廷节令的细腻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新生活的美好预期。

"晓见苍龙驾,东郊春已迎。"开篇便以壮丽之笔描绘早晨天际出现的苍龙云气,象征着春意渐浓,宫廷也开始举行迎接春日的礼仪。

"綵云天仗合,玄象太阶平。"接着诗人运用了“綵云”、“天仗”等华丽词汇,形容天际祥云汇聚,象征着帝王威严与宫廷肃穆,同时指出玄象(即北斗七星)在太阶上显现平和之象,预示着国家安定。

"佳气山川秀,和风政令行。"诗人继续描绘春日的美好景色,将“佳气”、“秀”与“和风”相结合,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朝廷政治的清明。

"句陈霜骑肃,御道雨师清。"这里通过对寒冷早晨霜花凛冽与宫廷骑士整肃行列的描写,以及皇帝出行道路上的细雨洗净,强调了节令之严肃和自然之清新。

"律向韶阳变,人随草木荣。"诗人运用“律”、“韶”等音乐术语,暗示着宫廷乐章的变化与春日阳光的温暖,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跟随着万物复苏而感到荣耀。

"遥观上林树,今日遇迁莺。"最后诗人远眺上林(长安城北一带)的树木,表达了对春日景色的欣赏之情,以及在今天与迁莺(古代春天游宴的名称)相遇时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宫廷节令的交织,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国家安宁的美好图景。

收录诗词(228)

皇甫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字:茂政
  •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 生卒年:公元717年

相关古诗词

冬夜集赋得寒漏

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

出禁因风彻,萦窗共月来。

偏将残濑杂,乍与远鸿哀。

遥夜重城警,流年滴水催。

闲斋堪坐听,况有故人杯。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田家作

卧见高原烧,闲寻空谷泉。

土膏消腊后,麦陇发春前。

药验桐君录,心齐庄子篇。

荒村三数处,衰柳百馀年。

好就山僧去,时过野舍眠。

汲流宁厌远,卜地本求偏。

向子谙樵路,陶家置黍田。

雪峰明晚景,风雁急寒天。

且复冠名鹖,宁知冕戴蝉。

问津夫子倦,荷蓧丈人贤。

顾物皆从尔,求心正傥然。

稽康懒慢性,祗自恋风烟。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侍

孟孙唯问孝,莱子复辞官。

幸遂温凊愿,其甘稼穑难。

采芝供上药,拾槿奉晨餐。

栋里云藏雨,山中暑带寒。

非时应有笋,闲地尽生兰。

赐告承优诏,长筵永日欢。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闲居作

多病辞官罢,闲居作赋成。

图书唯药箓,饮食止藜羹。

学谢淹中术,诗无邺下名。

不堪趋建礼,讵是厌承明。

已辍金门步,方从石路行。

远山期道士,高柳觅先生。

性懒尤因疾,家贫自省营。

种苗虽尚短,谷价幸全轻。

篇咏投康乐,壶觞就步兵。

何人肯相访,开户一逢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