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敬上凤林寺诗

净土连幽谷,宝塔对危峰。

林栖丹穴凤,地迩白沙龙。

独岩楼迥出,复道阁相重。

洞开朝雾敛,石湿晓云浓。

高筱低云盖,风枝响和钟。

檐阴翻细柳,涧影落长松。

珠桂浮明月,莲座吐芙蓉。

隐沦徒有意,心迹未相从。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翻译

纯净之地连接着幽深的山谷,珍贵的佛塔对着险峻的山峰。
丹穴中的凤凰栖息在树林里,这地方靠近着白色的沙龙(可能指沙化的龙形地貌或某种奇石)。
独立的岩石上楼阁高高突出,复道与楼阁层叠交错。
山洞在早晨的雾气中敞开,石头被清晨的浓云湿润。
高高的竹子低垂如云的覆盖,风吹动树枝发出和谐的钟声。
屋檐的阴影里细柳轻轻摇摆,溪流的倒影映着高大的松树。
明珠似的桂花漂浮在明亮的月光下,莲花座中绽放出荷花般的美丽。
隐居之人虽有远离尘嚣的心意,但实际行动与内心所向并未完全一致。

注释

净土:指佛教中没有烦恼、痛苦的清净世界。
连:连接。
幽谷:深而幽静的山谷。
宝塔:珍贵的佛塔,常用于供奉佛骨或经文。
对:面对。
危峰:险峻的山峰。
林栖:在树林中栖息。
丹穴凤:传说中居住在红色洞穴中的凤凰,象征高贵。
地迩:接近。
白沙龙:可能指白色的沙丘或特殊形态的岩石,形似龙。
独岩:独立的岩石。
迥出:高高突出。
复道:上下或左右交错的通道。
阁相重:楼阁层层叠叠。
洞开:敞开,开放。
朝雾敛:早晨的雾气开始消散。
石湿:石头被水汽打湿。
晓云浓:清晨的云层很厚。
高筱:高高的竹子。
云盖:像云一样的覆盖物,这里形容竹叶密集。
风枝:随风摇曳的树枝。
响和钟:声音和谐如同钟鸣。
檐阴:屋檐下的阴影。
翻细柳:细柳轻轻摇摆,如同波浪翻滚。
涧影:溪流的倒影。
落长松:映照在松树上,有如松树的延伸。
珠桂:比喻桂花如同明珠般璀璨。
浮明月:在明亮的月光中漂浮。
莲座:莲花底座,常用于佛像。
吐芙蓉:绽放出荷花,比喻美丽或圣洁。
隐沦:隐居之人。
徒有意:只有心意或愿望。
心迹:内心的意向与实际行为。
未相从:未能一致,即想法与行动不统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寺庙图景。开篇“净土连幽谷,宝塔对危峰”两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净而又雄伟的自然环境中,"林栖丹穴凤,地迩白沙龙"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生机与神秘。诗人通过这些景象展示了寺庙所在之处的险峻与美丽。

接着,“独岩楼迥出,复道阁相重”两句,则从建筑的角度刻画出了寺庙的宏伟和层次分明的结构特点。"洞开朝雾敛,石湿晓云浓"又转而描绘了早晨寺庙中氤氲的水汽与湿润的岩石,这些细节生动地传达了自然界与人造建筑之间和谐共生的景象。

在“高筱低云盖,风枝响和钟”这两句里,诗人通过对树木、云层以及寺院中钟声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檐阴翻细柳,涧影落长松"则是对寺庙周遭环境的进一步刻画,细柳和长松的形象为诗增添了生动性。

最后,“珠桂浮明月,莲座吐芙蓉”两句,以一种超凡脱俗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仙境般的图景。"隐沦徒有意,心迹未相从"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种自然与宗教结合之地的一种精神寄托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建筑、自然生态以及超凡气息的多角度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22)

薛道衡(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历仕北齐、北周。隋朝建立后,任内史侍郎,加开府仪同三司。炀帝时,出为番州刺史,改任司隶大夫。他和卢思道齐名,在隋代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有集30卷已佚。今存《薛司隶集》1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录存其诗20余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录存其文8篇。事迹见《隋书》、《北史》本传

  • 字:玄卿
  • 籍贯: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
  • 生卒年:540~609

相关古诗词

梅夏应教诗

长廊连紫殿,细雨应黄梅。

浮云半空上,清吹隔池来。

集凤桐花散,胜龟莲叶开。

幸逢为善乐,频降济时才。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诗

相望山河近,相思朝夕劳。

龙门竹箭急,华岳莲花高。

岳高嶂重叠,鸟道风烟接。

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

叶舟旦旦浮,惊波夜夜流。

露寒洲渚白,月冷函关秋。

秋夜清风发,弹琴即鉴月。

虽非庄舄歌,吟咏常思越。

形式: 古风

渡北河诗

连旌映溆浦,叠鼓拂沙洲。

桃花长新浪,竹箭下奔流。

塞云临远舰,胡风入阵楼。

剑拔蛟将出,骖惊鼋欲浮。

雁书终立效,燕相果封侯。

勿恨关河远,且宽边地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豫章行(其一)

江南地远接闽瓯,山东英妙屡经游。

前瞻叠障千重阻,却带惊湍万里流。

枫叶朝飞向京洛,文鱼夜过历吴洲。

君行远度茱萸岭,妾住长依明月楼。

楼中愁思不开嚬,始复临窗望早春。

鸳鸯水上萍初合,鸣鹤园中花并新。

空忆常时角枕处,无复前日画眉人。

照骨金环谁用许,见胆明镜自生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