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虚书院

筑室东皋野水滨,室中生白坐生春。

了知空洞元无物,须信清明自有神。

幽径草花聊适趣,閒窗笔砚不留尘。

酒经丹诀非吾事,万卷书藏一老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东边的田野和水边建造房屋,室内自然充满春天的气息。
深知空虚原本没有实物,必须相信清静之中自有神灵降临。
在幽静的小路上欣赏花草,闲暇时书桌干净不染尘埃。
炼丹的秘诀不是我所追求的,万卷书籍只藏于我这老者之身。

注释

筑室:建造房屋。
东皋:东边的田野。
野水滨:靠近水边。
生白:充满白色(指春天的清新)。
坐生春:自然而然地带来春天的感觉。
了知:深知。
空洞:空虚。
元无物:原本没有实物。
须信:必须相信。
清明:清静。
自有神:自己有神灵。
幽径:幽静小路。
草花:花草。
聊适趣:随意欣赏以取乐。
閒窗:闲暇的窗户。
不留尘:不积尘埃。
酒经丹诀:炼丹的秘诀。
非吾事:不是我所追求的。
万卷书:众多书籍。
藏一老身:收藏在我这老者的身体中。

鉴赏

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隐逸生活的图景。首句“筑室东皋野水滨”,设定了诗人的居所,选在偏远的东皋之上,靠近自然的野水滨边,这样的环境既安静又宜人居。

接着“室中生白坐生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景,其中“生白”可能指的是窗外白云或是雪花,而“坐生春”则表达了诗人在室内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体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第三句“了知空洞元无物”,诗人通过对周遭环境的观察,领悟到了万物皆为空洞,没有永恒不变之物,这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紧接着“须信清明自有神”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清明之美的一种信仰,即便是在空旷无物中,也能感受到一种超然的精神力量。

“幽径草花聊适趣”,这里的“幽径”指的是偏僻的小路,而“草花”则是路边随处可见的小花,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下句“閒窗笔砚不留尘”描绘了诗人书房的情景,“閒窗”意味着窗前有空闲的时间,“笔砚不留尘”则表明诗人的文学创作是纯净无瑕的,没有世俗的尘埃。

最后两句“酒经丹诀非吾事,万卷书藏一老身”,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前者说明诗人对于世间的喧嚣,如酒宴、丹道之类的事务并不关心;后者则强调了诗人的学养和修为,将自己比作藏书万卷,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以知识与智慧作为生命的寄托。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情趣,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好的感受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鲁庵尊师以彝斋白描四芗命作韵语

淡墨英英妙写真,一花一叶一精神。

繁香曾入庐山梦,遗佩如行湘水春。

小白凝珠还胜雪,轻黄承袜不生尘。

老僧懒作浮华想,空谷犹疑见似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黑兔

何年偷舐玄霜鼎,变却蟾宫玉雪姿。

毛颖未封先试墨,褐衣乍著便披缁。

移来旸谷乌相对,跃入阴山鬼不知。

踪迹分明予甚爱,正当秋晓月明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廉公子家藏元石名武夷春雨

至宝忽横道,峰峦高复低。

数尖灵壁石,一曲武夷溪。

黛色春浮玉,黄流雨曳泥。

遥知千载下,名与岘山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新秋

双星方卜夜,载宿已交秋。

未觉炎凉改,先为草木忧。

雁来催燕去,火老让金柔。

阮籍知何事,江东尚滞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