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歌(其二)

金章笑鹑衣,玉堂陋茅茨。

石火不须臾,白驹隙中驰。

丝鬓那可避,会当来如期。

竹固不如肉,飞觞莫辞速。

匏竹且勿喧,听我歌此曲。

土花玩四时,未觉有荣辱。

革木要一声,好异乖人情。

木公不可待,且复举吾觥。

形式: 古风

翻译

黄金印章配破旧衣裳,华丽殿堂比不上简陋茅屋。
时光如石火瞬间消逝,白马在缝隙间飞驰而过。
无法逃避岁月流逝,终究会如期而至。
竹子怎能比得上美食,让我们痛饮,不要推辞太快。
暂且放下嘈杂,听我唱这首曲子。
欣赏土花四季变换,不觉其中有荣辱之分。
改变常规的声音,独特而与众不同。
木公不可强求,还是先干了这杯酒。

注释

金章:黄金印章。
鹑衣:破旧衣裳。
玉堂:华丽殿堂。
茅茨:简陋茅屋。
石火:比喻短暂的时间。
白驹:白马。
丝鬓:指代岁月流逝。
飞觞:快速饮酒。
匏竹:泛指乐器。
革木:比喻改变常规。
乖人情:不合常理的人情。
吾觥:我的酒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八音歌(其二)》,主要通过对比和感慨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对自然、简朴生活的欣赏。首句“金章笑鹑衣”以富贵与贫贱相对比,形象地揭示了世态炎凉;“玉堂陋茅茨”则暗示了人生的起落不定。接下来,“石火不须臾,白驹隙中驰”借用光阴如梭的比喻,感叹时光飞逝。

诗人意识到无法逃避岁月的流逝,只能坦然面对:“丝鬓那可避,会当来如期。”他以“丝鬓”象征衰老,表达对生命的无奈。在饮酒欢聚的场景中,他劝告众人“竹固不如肉,飞觞莫辞速”,享受当下,尽情欢乐。

“匏竹且勿喧,听我歌此曲”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简单音乐中找到宁静,而“土花玩四时,未觉有荣辱”则体现出他对平凡生活的满足,不以世俗的荣辱为念。最后两句“革木要一声,好异乖人情”和“木公不可待,且复举吾觥”则流露出诗人超脱世俗,随性自在的人生态度,主张及时行乐。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展现了陈与义在动荡时代中的豁达与淡泊。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十七日夜咏月

月轮隐东峰,奇彩在南岭。

北崖草木多,苍茫映光景。

玉盘忽微露,银浪泻千顷。

岩谷散陆离,万象杂形影。

不辞三更露,冒此白发顶。

老筇无前游,危处有新警。

涧光如翻鹤,变态发遥境。

回首房州城,山中夜何永。

形式: 古风

十月

十月天公作许悲,负霜鸿雁不停飞。

莽连万里云一去,红尽千林秋径归。

病夫搜句了节序,小斋焚香无是非。

睡过三冬莫开户,北风不贷芰荷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与伯顺饭于文纬大光出宋汉杰画秋山

焚香消午睡,开画逢秋山。

皇都马声中,有此四士闲。

离离南国树,闪闪湘水湾。

悠悠孤鸟去,澹澹晨辉还。

屐上十年蜡,未散腰脚顽。

不如一诣君,坐此岩石间。

远峰如修眉,近峰如堕鬟。

书生饱作祟,眼乱纷斓斑。

一笑遗世人,聊破千载颜。

诗成即画记,可益不可删。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与周绍祖分茶

竹影满幽窗,欲出腰髀懒。

何以同岁暮,共此晴云碗。

摩挲蛰雷腹,自笑计常短。

异时分忧虞,小杓勿辞满。

形式: 古风 押[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