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歌行

君不见汉家三叶从代至,高皇旧臣多富贵。

天子垂衣方晏如,庙堂拱手无馀议。

苍生偃卧休征战,露台百金以为费。

田舍老翁不出门,洛阳少年莫论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功名利禄无动于衷的态度。"汉家三叶从代至"一句,暗示了历史长河中王朝更迭的变换,但汉室三皇(尧、舜、禹)的威仪和气象依旧被后世所追忆。"高皇旧臣多富贵"则是对当时权贵生活的一种描写,他们或许因仕途顺利而显赫一时。

诗中接着笔触转向天子,"天子垂衣方晏如"形象鲜明,展示了帝王的庄严与威仪。"庙堂拱手无馀议"则透露出朝廷之内外无事可议,政治清平的景象。

接下来的"苍生偃卧休征战"一句,"苍生"指的是草木深茂的山林,"偃卧"则是形容动物安居的样子,整句话表达了自然界和平宁静,与战争无关。"露台百金以为费"则反映出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然,认为高台与百金都不足为虑。

最后两句"田舍老翁不出门,洛阳少年莫论事"更是深化了这种超脱世俗的情怀。"田舍老翁"形象温馨,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而"洛阳少年莫论事"则告诫那些年轻人不要过于关注世间纷争,让他们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对于功名富贵与自然平静生活的偏好,以及对朝政清明状态下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257)

高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字:达夫
  •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 生卒年:704—765年

相关古诗词

平台夜遇李景参有别

离心忽怅然,策马对秋天。

孟诸薄暮凉风起,归客相逢渡睢水。

昨时携手已十年,今日分途各千里。

岁物萧条满路岐,此行浩荡令人悲。

家贫羡尔有微禄,欲往从之何所之。

形式: 古风

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

吾师晋阳宝,杰出山河最。

途经世谛间,心到空王外。

鸣钟山虎伏,说法天龙会。

了义同建瓴,梵法若吹籁。

深知亿劫苦,善喻恒沙大。

舍施割肌肤,攀缘去亲爱。

招提何清净,良牧驻轻盖。

露冕众香中,临人觉苑内。

心持佛印久,标割魔军退。

愿开初地因,永奉弥天对。

形式: 古风

同吕判官从哥舒大夫破洪济城回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

塞口连浊河,辕门对山寺。

宁知鞍马上,独有登临事。

七级凌太清,千崖列苍翠。

飘飘方寓目,想像见深意。

高兴殊未平,凉风飒然至。

拔城阵云合,转旆胡星坠。

大将何英灵,官军动天地。

君怀生羽翼,本欲附骐骥。

款段苦不前,清冥信难致。

一歌阳春后,三叹终自愧。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同吕员外酬田著作幕门军西宿盘山秋夜作

碛路天早秋,边城夜应永。

遥传戎旅作,已报关山冷。

上将顿盘阪,诸军遍泉井。

绸缪阃外书,慷慨幕中请。

能使勋业高,动令氛雾屏。

远途能自致,短步终难骋。

羽翮时一看,穷愁始三省。

人生感然诺,何啻若形影。

白发知苦心,阳春见佳境。

星河连塞络,刁斗兼山静。

忆君霜露时,使我空引领。

形式: 古风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