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同万益之刘平子梁伯静李世桢张嘉脩舍弟文度登圭峰得北字

阳林半委蕤,芳郊澹野色。

出郭面寒山,泉流暗通洫。

小桥石径转,岗势周纡直。

萝深樵术微,石埼云磴仄。

遥涧绝超距,崇巘顿跻陟。

宛见长空外,冥濛辨水域。

同游兴飞翻,余憩禅房息。

午钟清梦残,香厨荐斋食。

忻然聊一饱,缓步云崖侧。

山花偏殢人,山鸟如旧识。

洞閜阴飔生,峰亏阳景匿。

蝉鸣谷籁幽,鲂跃潭光湜。

浮觞汎瀑渟,纪韵刊苔蚀。

清晖憺可娱,宴坐移景刻。

前山夕霭敛,髣髴故蹊惑。

逢僧乞食归,导我过桥北。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秋天登圭峰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山林的宁静与美丽,从山林的凋零到泉水的流淌,再到小桥、石径、岗峦、云磴等自然景观的描绘,都充满了诗意。诗人通过“萝深”、“石埼”、“云磴”等词,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同时“长空”、“冥濛”、“冥濛辨水域”等描绘,又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深远。

诗中还穿插了对同伴的描写,“同游兴飞翻”,表达了登山时的兴奋与快乐;“余憩禅房息”,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寻求精神寄托的一面。午后的钟声、清梦的残余、香厨中的斋食,以及“忻然聊一饱”的描述,都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闲适与满足。

在自然景观的描绘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元素,如“山花偏殢人”、“山鸟如旧识”、“洞閜阴飔生”、“峰亏阳景匿”、“蝉鸣谷籁幽”、“鲂跃潭光湜”等,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展现了四季变换下的山林之美,也赋予了自然生命以情感色彩。

最后,诗人通过“浮觞汎瀑渟,纪韵刊苔蚀”、“清晖憺可娱,宴坐移景刻”等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留恋,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前山夕霭敛,髣髴故蹊惑”、“逢僧乞食归,导我过桥北”则暗示了旅程的结束,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圭峰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平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呈万益之刘平子用平子韵

连岗径回复,踰洞复深广。

吐欱通元气,峥嵘擘仙掌。

嵌空石乳垂,注壑寒流瀁。

同游有二仲,俱抱烟霄想。

崖欹袅自攀,葛弱扪可上。

泠然发长啸,罡风来飒爽。

青莎匝径繁,红蓼沿溪长。

访道憩松阴,礼磬来方丈。

禅关如可托,于此契幽赏。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赠万益之

常闻静者言,澹泊栖精魂。

之子抱微尚,抗志谢世樊。

原无昏浊染,安用漱灵根。

五岳游其四,九州何足论。

察人洞腑脏,撷草辨寒温。

断酒持清斋,端居不立言。

和光世可混,抱冲道自存。

余怀方外踪,于子情弥敦。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赠刘平子

刘生伯伦裔,沈冥亦耽酒。

饮可容数升,其才有八斗。

半酣濡墨沈,挥笔如埽帚。

清如风入篁,细似丝抽藕。

余本畸世人,迂疏独相耦。

晨游袂必联,清夜门可叩。

摊书曰满床,压酒亦盈缶。

子来聊共斟,且把新诗纠。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同万益之刘平子梁伯静嘉荐侄出郭酹吴非熊

出郭霜气微,孤村澹斜阳。

依依闻邻笛,我怀憯以怆。

眷彼同心人,胡为委山岗。

海国三千里,游魂归路长。

入门不见人,但见此黄肠。

旅葵蔓荒阶,枯藓上颓墙。

思子平生欢,微吟暗自伤。

蔬盘罗野簌,且复荐壶觞。

放声聊一哭,掩袂出长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